中医将来是毁在不道地的中药材和不正确的炮制方法吗?

讲中医的败归于上述原因,那你的成又归于何?中医中药的历史几千年,炮制规范在逐渐的统一标准,一切都在循序渐进的改善,在古代又是如何实现炮制的呢,如果归于非道地药材,是不因因为追求利润而不取道地药材反而取其次呢2019-01-05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55: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历代医药学家都强调了道地药材的重要性,尽管道地药材有限,但在一般情况下,其他地区的药材可以替代,且道地药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三七,原产于广西,后来云南成为其主要产区,成为新的道地产区。中药材的产地与质量及疗效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经纬度和地理位置,二是产地光照和温度,...

  • 中医医药治病应该还有所发展的,认为应该看好中医,没有必要考虑它何去何从的问题。 中医治病是不会被淘汰的,但对保证中药药性的质量而言,多考虑向深山空旷的大自然索取与栽培。现代人对大碗喝汤汁疗理不大适应,如果对吃中药汤汁模式来个改革,中医治疗病症将更受病人欢迎。 中医是以后人类的长寿将依靠,中医理论是万古...

  • 道地药材一词中的“道地”源自古代,意为“真正的”、“地道的”。在中医药领域,道地药材指的是那些生长在特定地域、具有独特品质、药效显著的中药材。这些药材由于生长环境的独特性,如气候、土壤、水质等因素,使其所含的活性成分和药效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同种药材更为优越。道地药材的特点:1. 地域性...

  • 王国强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中药的质量问题、资源可持续问题将会对中医的发展带来影响。中药是天然的、具有能够治病也能够致命的动物、植物、矿物组成的。但天然并不代表无毒,中药材作为特殊的经济作物,具有严格的道地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选择性,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中药材质量的优劣。

  • 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365种药材中,有不少从药名上就可以看出有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蜀枣(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吴茱萸、阿胶、代赭石(山西代县一带)、...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