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器的拔罐穴位

补肺益肾的列缺穴两手虎 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散热去痛的尺泽穴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这个穴位的主要作用是泻热。因此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保健心脏的内关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因为内关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为日常按揉的穴位,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防止失眠的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舒服腰背的委中穴 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补血养肝的血海穴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增强胃动力善待天枢穴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2016-05-1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18: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拔罐有八个穴位,在这些穴位经常施以拔罐,对养生保健及祛病有重要的意义。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百会穴主治疾病包括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

  • 合谷穴位于手背,主治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等。神阙穴位于腹中部,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

  • 后背拔罐的位置图片如下图所示:切记拔完后不要洗澡,不要皮肤暴露。以免再次受风,等印记消差不多时在洗澡。

  • 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否则密封效果不好,影响疗效。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其作用是平肝熄风,清热开窍;升阳益气,醒脑宁神。 (1)、声低怕冷、咽痒、咽干、胸闷、气浊、鼻塞流涕、咽炎、鼻炎;(2)、心慌、气短、胸闷、气浊、心有压迫感、鼻塞流涕、呼吸不畅;(3)、消化不良...

  • 1、取俯卧位,依次找到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用热毛巾擦拭、清洁以上穴位区域。2、将火罐拔在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上,留罐1015分钟。3、取仰卧位,用热毛巾依次清洁足三里穴、三阴交穴。4、用拔罐器将气罐拔在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上,留罐15分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