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腧穴是谁发现

华佗。古人在生产劳动中发现如吃生冷食物会导致胃痛,华佗就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结果,研究人体的经络穴位,总结出了十二腧穴,解决了人们生病的问题。2022-06-1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8 20:09: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元代《针经指南·附针灸杂说》的“傍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之图”,杜思敬《针经节要》的“十二经穴治证”篇,所列腧穴系指五输穴。明代刘纯《医经小学·经络第三》卷三歌诀“经穴起止”中,所谓“十二经穴始终歌”,才是概指十二经脉的归经腧穴。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将手足十二经脉与督、任二脉一...

  • 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电通过人体皮肤,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此后不久,法国著名针灸学家尼伯亚特在助手的协助下,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在尸体上进行的测量也获得同样的结果。5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有关穴位...

  • 子午流注十二经络时辰养生法,源自古代中医圣贤发现的自然规律。此法强调天人合一,通过顺应时节、地域、病因、个体差异,合理调节气血神志,调理脏腑阴阳,激发正气,提高心身活力,达到恢复和改善健康状态的目的。在古代,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两小时。子午流注中的“子午”指的是时辰,子...

  • 5.1 十二经输穴 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2]。阴经的输穴是本经的原穴,阳经的则不是。十二经各有一个输穴,即太渊(肺)、三间(大肠)、陷谷(胃)、太白(脾)、神门(心)、后溪(小肠)、柬骨(膀胱)、太溪(肾)、大陵(心包)、中渚(三焦)、足临泣(胆)、太冲(肝)[2]。

  • 心经:由心中开始,终至少冲,神门是原穴,少府是输穴,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是其主要治疗范围。 手三阳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