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治溼疹的药方?

  《本草纲目》中有关溼疹的药物外治处方丰富,具体有药物煎水外洗、制膏外涂、鲜药捣烂外敷、油剂调涂、或研末调涂等,对当今的临床治疗,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米仁赤豆汤:组成:米仁、赤豆各30克。制法:将米仁、赤豆加适量水煮烂,加适量糖,每日服二次,连服一个月。功用:清热、利水、除溼、用于溼疹、面板过敏性瘙痒

  绿豆30克,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实15克,淮山药15克,冰糖适量。将绿豆、百合、苡仁、芡实、淮山药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烂熟后,加冰糖即成。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数日。清热解毒,健脾除溼。适用于脾虚溼盛型溼疹,皮损不红,渗出较多,瘙痒不剧,口淡,舌苔腻者。

  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约200毫升,加入豆腐,调味品同煮沸,用适量水淀粉勾芡、搅匀即成。功用:清热解毒,用于溼疹、面板瘙痒及溼疹的恢复。锅上火,加水,放入糯米煮粥,煮至粥快熟时,放人莲花及冰糖,再煮片刻,即成。活血止血、祛溼消风。适用于溼热俱盛型溼疹。

  一剂花椒100克,黄连50克,艾叶500克,用铁锅煎半盆水,水烧沸以后拿下来,用毛巾轻轻擦痒处,每天洗一次,一剂用3天,用三剂洗九天根除溼疹。

  本草纲目治溼疹的其他偏方

  大黄9克,清油适量。将大黄研细末,用清油调擦患处,本方适用于溼疹水泡期。

  黑豆馏油软膏,将土霉素擀成面加适量香油涂于患处。

  五倍子6克。将其炒黄研细末,撒于患处。

  鲜地丁适量:捣成膏状,外敷患处。也可用干地丁文火炒黄,研细面撒患处。3天换药1次。

  生黄柏、大枣炭各等份。制用法:将大枣炒成炭同生黄柏共研成细粉,香油调匀涂区域性。如渗出液多亦可撒干粉,每日2-3次,配合善鑫.堂万应膏使用效果更佳。

  溼疹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在治疗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虽然使用偏方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偏方治疗溼疹不安全,会有副作用,对于本身体质不好的患者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用药。2022-10-20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8:25: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5. 配白鲜皮:白鲜皮苦能燥湿清热,泻火解毒。与透骨草合用,治疗溼疹热疮,燥面板之湿,解肌蕴之毒,其效显著。透骨草的药用附方 1. 治风气疼痛,不拘远年近日:《周益生家宝方》:透骨草、穿山甲、防风、当归、白蒺藜、白芍、稀莶草、海风藤、生地、广皮、甘草。水煎服。2. 治风溼性关节炎...

  • 白鲜皮苦能燥溼,泻火解毒,两药合用,治疗溼疹热疮。燥面板之溼,解肌蕴之毒,其效显著。透骨草的药用附方 1、治风气疼痛,不拘远年近日***《周益生家宝方》***:该品、穿山甲、防风、当归、白蒺藜、白芍、稀莶草、海风藤、生地、广皮、甘草。以上为末,用猪板油一斤,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早...

  • 原理:马齿苋这种中医用于治疗溼疹皮炎具有收溼止痒、清热消肿的作用。特别对于一些脓疮、痘痘等化脓性皮肤病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具体步骤:马齿苋草(在中药行可以买到)捣碎榨成汁直接涂在患部,或加上蜂蜜调水当面膜 使用,等待约20分钟后,以清水彻底洁面即可,瞬间能清凉肌肤。

  • 马油起源于中国,令世界瞩目的马油之功效,祖先流传下来的珍贵遗产{马油}. 16世纪,由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有[生发,治疗色斑、雀斑、痤疮和手脚皴裂、冻疮等面板病以及神经痛、肌肉痛等功效]。 日本医学博士、中草药专家木下繁太朗先生著书,介绍马油在治疗面板、呼吸道及神经等多种系统病症方面的作用和效果,在...

  •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南人专以灸食充庖,云肉白内脆,味胜鸡雉”。福建的谚语: “山食鹧鸪肉,海食马鲛jiāo鲙kuài”。可见在中国南方很早就有食用鹧鸪的习惯。在广州,病人痊愈后多以沙参、肉竹、杞子、桂圆肉等与鹧鸪同炖,据说有滋补的功效。广西邕宁、崇左、桂平、博白一带...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