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针灸篇(第十三篇:十二经脉)
本系列文章《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追求在非中医专业读者、普罗大众学习本系列内容后,能明白中医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核心操作,可以使用与此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等知识对日常生活常见的 健康 问题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处理,突出中医真实而有效的预防保健,乃至的治疗作用。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灵枢·经别》讲:“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这段 明确指出经络系统的作用,不仅是反映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的变化,还可以通过经络诊断各种疾病,并应用指导临床的实践。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2022-08-15
本系列文章《和于大夫从零学中医》追求在非中医专业读者、普罗大众学习本系列内容后,能明白中医基本原理,掌握相应的核心操作,可以使用与此相关的中医、中药、针灸等知识对日常生活常见的 健康 问题进行安全、合理、有效的处理,突出中医真实而有效的预防保健,乃至的治疗作用。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
《灵枢·经别》讲:“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以始,工之所以止也。”这段 明确指出经络系统的作用,不仅是反映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的变化,还可以通过经络诊断各种疾病,并应用指导临床的实践。
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临床应用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人们根据经络循行通路,或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出现的疼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皮肤的形态、温度、电阻改变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肺脏有病,中府穴可有压痛。
3、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学说早已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如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如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中药治疗亦是通过经络这一渠道,使药达病所,以发挥其治疗作用。如麻黄入肺、膀胱经,故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