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应用。
1、火针针具的名称在历史上是不同的。
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其中就有了关于火针的记载。此后古代的医学文献对火针均有论述,但对火针名字的称谓却各不相同。
《黄帝内经》称火针针具为“大针”、“燔针”。
《资生经》称火针针具为“白针”,
《备急千金要方》称火针针具为“煨针”。
《伤寒论》是汉代医学经典之作,为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将火针针具称作为“烧针”。
晋代陈延之所著《小品方》一书,则最早提出了“火针”的名称。
2、火针疗法的称谓在历史上是不同的。
《黄帝内经》将火针疗法称为“粹刺”法。主要治疗痹症,筋骨痛,骨关节痛。
《灵枢•经筋》将火针疗法称为“燔针”法。其中详细论述了全身十二经筋病症,治疗都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灵枢•官针》中也记载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素问•调经论》中也指出:“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
《伤寒论》将火针疗法称作为“温针”。对火针的适应证,非适应证,及误治后的处理作了详细论述,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火针疗法的内容,促进了火针疗法的发展。
晋代陈延之的《小品方》一书,不但明确提出火针疗法为“火针”的称谓,还将火针疗法用于了眼科。
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这是火针治疗热症的最早记载,从此进一步扩展了火针适应症的范围。
元明时期的高武所著《针灸聚英》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了火针的疗法,指出“凡症块结积之病,甚宜火针”。标志着火针疗法的渐趋成熟。
明代的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的经验,并把火针列为针灸疗法的一种针法。明代的火针疗法,已成熟地走进上针灸的圣坛。
直到明清以后,火针疗法才统一了称谓,统称为“火针”。这是历代医家对火针疗法都有所发展的结果。
3、火针的针具在历史上被张冠李戴。
《黄帝内经》记载了九种不同形式的针具,即:馋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解释说:“针名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
既然不同名,不同形,不同任的针具,是针灸用针的关键,那么九种针具中为什么没有火针这一针具?火针哪里去了?
《灵枢•官针》中云“淬刺者,刺燔针。”说火针啊,是燔针的刺法。既然有燔针的刺法,为什么九种针具中没有燔针这一针具? 燔针又哪里去了?
历史上没有任何医学文献上记载过燔针的具体形状、尺度、来源、作用。那么一针一法,九针中的大针如何就下岗了,没有了位置呢?这九种针具与九种刺法中的矛盾,说明了什么呢?
朝有三思,一思就是百年,思来想去,一一对号之后,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张冠李戴了,九针中的大针即为火针。
何以见得?究其因而有三者:一是大针与火针,其形状相似;
《灵枢.九针十二源》云:“九曰大针,长四寸……” 长四寸,按李锄《骨度研究》中引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的周尺计算,一尺合市尺0.5973尺,四寸则合现代的二寸四分。针身若太长,则不能保证其疾刺时的灵活度和硬度。古时烧针沾取麻油,麻油烧针时针身若太短,又易于将施术者的手灼伤。
又云:“大针者,尖如挺,其锋微圆……”针挺尖圆,则是对针体高温速刺的要求,不然用火烧针, 由于古时金属不如现代精良,故根据当时的针具材质,针尖在烧红后很易弯折,所以针锋制得微员。可见大针之形状与火针之要求是如此一致,故言大针与火针,其状相似也。
二是大针与火针,其针具性质相通。
大针源于锋针。九针中记述了大针的来路及性能,却未记载大针的刺法,反倒被人插足,挤进了一个刺法――燔针。
燔针针刺的部位为“寒痹者,关节前后”,适应证为痹证及伴水肿者,这极符合大针针具的性能。
大针在原著中所治病症,与火针针具的性能最为相当,几乎一样。
大针、燔针门当户对,燔针刺法又乃火针别名。这难道还不可推之,“大针”、“燔刺”乃同类异名,如此,大针揭去头盖,所露当是火针。
三是大针的“大”字与火针的“火”字,两字字型相似,极易相混,造成笔误。
《灵枢》的成书年代久远,又非一人一时所作,后世历代医家在传承上也各有建树。对于此书,当时只能手写抄传。汉代以前使用的文字是小篆,小篆中的“大”与“火”两字的字型颇为相似,两字在传抄书写过程中非常容易混淆。古人有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是说字经过多次抄传,鱼字可能就误抄成鲁字了,虚字就误抄成虎字了。误字的情况经常发生,大与火二字误书也就在所难免,张冠李戴也就可以理解了。
九针是古代医家创立的并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的治疗工具,后世已有诸多先贤认识到“大针”确实属“火针”,只是不称火针,而名燔针、煨针而已。如《针灸大成》中就指出“大针一名燔针,长四寸。”《针灸集成》中也指出“九曰大针……一名燔针。”《针经摘英集》中也说“九针式中没有大针,而只有燔针。”
但是,是尊古的顶礼,还是崇师的膜拜,对于“大针”,各医书术经中只是转载,而从未做过订证。先贤祖师们称火针还只是燔针、煨针。
真乃是言不由衷,让先贤祖师千百年来,心是口非。一传千百年,留下蹊跷问苍天。何为?为何?什么原因使其这样?这样又是为了什么?于是全国高等中医校院成人教育教材《针灸学》做了回答:“大针,长四寸……后人用作火针。”那么先人用作什么呢?
直到1997年天津的两位李姓同仁大胆对“大针”进行考证,并提出了“九针中大针当为火针”,“火针应正式列入九针式中”的观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1333年),相当于中国宋朝之末、元朝之初,也有火针疗法的记载。
嘉元二年(1304年),日本医人原性全,折衷采录汉、魏、唐、宋医方,加上自己的经验,以日文撰写成《顿医抄》五十卷。《顿医抄》为大型综合性医学全书,在第十九卷中有用铜火针治疗鼻痔的内容。这说明早在七八百年前火针就由中国传到了国外。
火针疗法始见于《黄帝内经》,成熟于《针灸大成》。火针疗法鼎盛于明代,衰落于前清。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清朝限制中医的政策,导致中医药事业衰落,致使火针的发展亦受到阻碍,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地步。清朝道光皇帝就曾说“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皇帝说啊,毕意这针法灸法不适合在宫中治疗啊。于是下令永远废止了太医院的针灸科。
30年代骂中医竟也成了时髦,当时大名鼎鼎的动物学家丁文江给他的朋友高梦旦祝寿时写了一个祝寿联:上联是“吃肉/走路/骂中医/人老心不老;”下联是 “喝酒/写字/讲官话/知难行亦难。”
大学问家鲁迅、胡适也曾反对过中医,当时的教育部听了他们的话,还颁布了“废止中医法案”,好在最高当局没有批准,才未实施。
火针疗法源于古时,发展于当代,这是火针沿着今天中医正确发展道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结果。火针名符其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2007-08-01
1、火针针具的名称在历史上是不同的。
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其中就有了关于火针的记载。此后古代的医学文献对火针均有论述,但对火针名字的称谓却各不相同。
《黄帝内经》称火针针具为“大针”、“燔针”。
《资生经》称火针针具为“白针”,
《备急千金要方》称火针针具为“煨针”。
《伤寒论》是汉代医学经典之作,为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将火针针具称作为“烧针”。
晋代陈延之所著《小品方》一书,则最早提出了“火针”的名称。
2、火针疗法的称谓在历史上是不同的。
《黄帝内经》将火针疗法称为“粹刺”法。主要治疗痹症,筋骨痛,骨关节痛。
《灵枢•经筋》将火针疗法称为“燔针”法。其中详细论述了全身十二经筋病症,治疗都强调“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灵枢•官针》中也记载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素问•调经论》中也指出:“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
《伤寒论》将火针疗法称作为“温针”。对火针的适应证,非适应证,及误治后的处理作了详细论述,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火针疗法的内容,促进了火针疗法的发展。
晋代陈延之的《小品方》一书,不但明确提出火针疗法为“火针”的称谓,还将火针疗法用于了眼科。
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这是火针治疗热症的最早记载,从此进一步扩展了火针适应症的范围。
元明时期的高武所著《针灸聚英》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了火针的疗法,指出“凡症块结积之病,甚宜火针”。标志着火针疗法的渐趋成熟。
明代的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的经验,并把火针列为针灸疗法的一种针法。明代的火针疗法,已成熟地走进上针灸的圣坛。
直到明清以后,火针疗法才统一了称谓,统称为“火针”。这是历代医家对火针疗法都有所发展的结果。
3、火针的针具在历史上被张冠李戴。
《黄帝内经》记载了九种不同形式的针具,即:馋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解释说:“针名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
既然不同名,不同形,不同任的针具,是针灸用针的关键,那么九种针具中为什么没有火针这一针具?火针哪里去了?
《灵枢•官针》中云“淬刺者,刺燔针。”说火针啊,是燔针的刺法。既然有燔针的刺法,为什么九种针具中没有燔针这一针具? 燔针又哪里去了?
历史上没有任何医学文献上记载过燔针的具体形状、尺度、来源、作用。那么一针一法,九针中的大针如何就下岗了,没有了位置呢?这九种针具与九种刺法中的矛盾,说明了什么呢?
朝有三思,一思就是百年,思来想去,一一对号之后,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张冠李戴了,九针中的大针即为火针。
何以见得?究其因而有三者:一是大针与火针,其形状相似;
《灵枢.九针十二源》云:“九曰大针,长四寸……” 长四寸,按李锄《骨度研究》中引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的周尺计算,一尺合市尺0.5973尺,四寸则合现代的二寸四分。针身若太长,则不能保证其疾刺时的灵活度和硬度。古时烧针沾取麻油,麻油烧针时针身若太短,又易于将施术者的手灼伤。
又云:“大针者,尖如挺,其锋微圆……”针挺尖圆,则是对针体高温速刺的要求,不然用火烧针, 由于古时金属不如现代精良,故根据当时的针具材质,针尖在烧红后很易弯折,所以针锋制得微员。可见大针之形状与火针之要求是如此一致,故言大针与火针,其状相似也。
二是大针与火针,其针具性质相通。
大针源于锋针。九针中记述了大针的来路及性能,却未记载大针的刺法,反倒被人插足,挤进了一个刺法――燔针。
燔针针刺的部位为“寒痹者,关节前后”,适应证为痹证及伴水肿者,这极符合大针针具的性能。
大针在原著中所治病症,与火针针具的性能最为相当,几乎一样。
大针、燔针门当户对,燔针刺法又乃火针别名。这难道还不可推之,“大针”、“燔刺”乃同类异名,如此,大针揭去头盖,所露当是火针。
三是大针的“大”字与火针的“火”字,两字字型相似,极易相混,造成笔误。
《灵枢》的成书年代久远,又非一人一时所作,后世历代医家在传承上也各有建树。对于此书,当时只能手写抄传。汉代以前使用的文字是小篆,小篆中的“大”与“火”两字的字型颇为相似,两字在传抄书写过程中非常容易混淆。古人有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是说字经过多次抄传,鱼字可能就误抄成鲁字了,虚字就误抄成虎字了。误字的情况经常发生,大与火二字误书也就在所难免,张冠李戴也就可以理解了。
九针是古代医家创立的并广泛应用于针灸临床的治疗工具,后世已有诸多先贤认识到“大针”确实属“火针”,只是不称火针,而名燔针、煨针而已。如《针灸大成》中就指出“大针一名燔针,长四寸。”《针灸集成》中也指出“九曰大针……一名燔针。”《针经摘英集》中也说“九针式中没有大针,而只有燔针。”
但是,是尊古的顶礼,还是崇师的膜拜,对于“大针”,各医书术经中只是转载,而从未做过订证。先贤祖师们称火针还只是燔针、煨针。
真乃是言不由衷,让先贤祖师千百年来,心是口非。一传千百年,留下蹊跷问苍天。何为?为何?什么原因使其这样?这样又是为了什么?于是全国高等中医校院成人教育教材《针灸学》做了回答:“大针,长四寸……后人用作火针。”那么先人用作什么呢?
直到1997年天津的两位李姓同仁大胆对“大针”进行考证,并提出了“九针中大针当为火针”,“火针应正式列入九针式中”的观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镰仓时代(1192~1333年),相当于中国宋朝之末、元朝之初,也有火针疗法的记载。
嘉元二年(1304年),日本医人原性全,折衷采录汉、魏、唐、宋医方,加上自己的经验,以日文撰写成《顿医抄》五十卷。《顿医抄》为大型综合性医学全书,在第十九卷中有用铜火针治疗鼻痔的内容。这说明早在七八百年前火针就由中国传到了国外。
火针疗法始见于《黄帝内经》,成熟于《针灸大成》。火针疗法鼎盛于明代,衰落于前清。这又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清朝限制中医的政策,导致中医药事业衰落,致使火针的发展亦受到阻碍,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地步。清朝道光皇帝就曾说“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皇帝说啊,毕意这针法灸法不适合在宫中治疗啊。于是下令永远废止了太医院的针灸科。
30年代骂中医竟也成了时髦,当时大名鼎鼎的动物学家丁文江给他的朋友高梦旦祝寿时写了一个祝寿联:上联是“吃肉/走路/骂中医/人老心不老;”下联是 “喝酒/写字/讲官话/知难行亦难。”
大学问家鲁迅、胡适也曾反对过中医,当时的教育部听了他们的话,还颁布了“废止中医法案”,好在最高当局没有批准,才未实施。
火针疗法源于古时,发展于当代,这是火针沿着今天中医正确发展道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结果。火针名符其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2007-08-01
从原始社会开始发展演变而来2019-07-26
呵呵,你上百度一搜不就知道了,还用在这里发布。是明朝的杨继洲写的。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