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针灸有用吗 落枕针灸哪里

1 落枕针灸有用吗 落枕针灸有治疗作用。
落枕多因感受风寒之邪,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导致颈项部强痛,或因睡姿不当,使头颈部过伸或过曲,导致颈部肌肉长时间过分紧张而受损,通过针灸能疏通局部经气,通络止痛,从而减轻落枕症状。

2 落枕病因病机 落枕主要因睡眠时枕头高低不当,或睡眠姿势不当所致,颈部肌肉长时间被牵拉或扭挫,导致局部经脉气血阻滞不通,而发生拘挛疼痛,亦有因风寒着于颈项,使局部气血滞涩不通,而导致落枕。

3 落枕辩证施治 证候:一般在早晨起床后,突然发现一侧颈项强直,难以俯仰转侧,局部酸楚疼痛,或向同侧肩背及上臂扩散,按之压痛明显,但无红肿,若见风寒者,可有头痛恶风等。
治疗法则:舒筋活络,行气止痛。
治疗处方:大椎八阵,河车路;风府至身柱段,后溪,悬钟,外劳宫。
手法:杵针用平补平泻法,并可加灸法。
方义:本病以经络组织为主,故用大椎八阵,河车路以疏通经络,行气止痛;外劳宫又名落枕穴,在手背第2,3掌指掌关节后约0.5寸的凹陷处,为治疗落枕的经验穴;后溪通于督脉,可治督脉经所循行部位的疾病;悬钟为筋之会穴,故后溪,悬钟相配可治疗颈部伤筋,本法一般均选患侧,杵针施术时,嘱患者轻轻摇动颈项。
加减:恶风头痛者,加风府八阵,外关,合谷;肩痛者加肩髃,背痛者,可加身柱八阵。

4 落枕针灸常用穴位 悬钟穴 定位: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刺法:患者反坐在靠背椅上,先取患侧悬钟穴,针刺约1.5寸,针后捻之,针尖微向上斜刺,患者可自觉酸麻上行,并感颈部轻松,嘱其试做活动,留针约1小时,并可配以艾灸,拔罐以加强疗效。

天井穴 定位:肘尖后上方1寸凹陷中。
刺法:取患侧天井穴,局部消毒后,用1.5寸亳针针刺,捻转,行强刺激,待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颈项,每隔1分钟捻转行针1次,再嘱患者逐渐增大颈部活动范围,行针五次后出针,每日1次。

外关穴 定位:阳池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刺法:将外关穴位进针取准后,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皮肤,再用2.5寸亳针以90°角度刺入1寸深,得气后用泻法捻转2-3分钟,同时让患者做头颈前后活动,当患者感觉颈项疼痛有明显减轻,转动也感觉轻松时继续留针5-10分钟,加强针感和刺激作用,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

2022-12-26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43: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落枕时,针灸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恢复颈部活动,主要针灸以下四个部位:合谷穴:它就像是我们手上的一个小勇士,针灸它能帮助舒缓颈部的紧张和疼痛。列缺穴:这个穴位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开关,针灸后能打开舒缓颈部肌肉的大门。肩颈穴:顾名思义,它就在我们的肩颈部位,针灸这里能直接作用到疼痛的地方,让...

  • 落枕进行针灸治疗一般会选取颈部局部穴位,再搭配远端如手脚上的穴位。落枕实际上是颈椎病的表现,但一次落枕不代表患有颈椎病,多因为颈椎本身病变,加上姿势不当所致。治疗落枕时会选取风池穴、天柱穴、颈夹脊穴、大椎穴等颈部穴位,局部穴位可缓解局部的肌肉紧张和疼痛,同时可以配合手背颈痛点和压痛点,...

  • 4、落枕可针灸玄中穴,玄中穴位置在外踝上三寸,对于落枕疼痛的位置在脖子侧部,少阳经处,尤其转头出现疼痛,可以选用玄中穴;5、针灸颈部夹脊穴,风池、风府、天柱、腕骨,肩颈、天中等局部穴位,可治疗落枕。在针灸治疗基础上还可以配合神经照射,艾灸治疗、推拿治疗,1-2次针灸治疗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 这时候选择的穴位是比较多的,常用的可以选择后溪穴,后溪穴是后溪督脉内眦径就是后溪穴与督脉经有关,而且连到了颈部。所以扎后溪穴的时候可以很快的缓解颈部的疼痛。另外也可以扎养老穴,扎养老穴的时候也可以很快的缓解疼痛。另外也可以在局部针刺、配合理疗都可以很快的缓解。如果反复的落枕,一定要去...

  • 在手上扎针可以有很多的取穴方式,可以取落枕点,这个是在手上的腧穴,根据落枕的位置,病人的疼痛的点位不一样,如果说是属于阳明经的,又是在颈前区,可以用三间穴,如果是在颈部外侧区的,可以用中渚穴,如果是偏于颈后区域的疼痛,就可以用手部的后溪穴,甚至到了腕关节附近的养老穴,这些都可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