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别(一)经别的含义经别为十二经别的简称,是十二经脉别出的,分布于胸腹和头部,沟通表里两经并加强与脏腑联系的另一经脉系统。它是包括在十二经脉范围以内的经脉,故称其为“别行的正经”。(二)经别的循行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四肢开始深入内脏,然后再上至头颈浅部,而表里相合。它的“离、合、出、人”的部位,虽和十二经的循行通路有密切关系,但在循行的顺逆方向上,与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显着的区别。如手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胸走手,而经别却自腋深入胸腔以后,再上行向头,合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的循行是从手走头,而手三阳经别则由腋下深入内脏,然后上行至头;足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足走胸(腹),而足三阴经别却从足走头;足三阳经的循行是从头走足,足三阳经别则是从足走头。十二经别与正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循行上具有“离、合、出、入”的特点。每一条经别都是从其所属的正经分出,称作“离”(别),进入胸腹腔称“入”,于头颈部出来称“出”,又与表里经脉相合称“合”。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二、络脉(一)络脉的含义络脉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又称“别络”,主要有十五络脉。十五络脉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的。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称“孙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浮络”。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灵枢·经脉》)。络脉从大到小,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这样就使在经络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对整体起营养作用。络脉自经脉的一定穴位别出之后,就以分出之处的穴名而定名。如手太阴经的络脉,自列缺别出,因此这支络脉的络穴就名为“列缺”。(二)络脉的循行在十五络脉中,十二经脉的络脉都是从四肢肘、膝以下分出,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或从阴走阳,为十二经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任脉之络脉分布在腹部,络于冲脉;督脉之络脉分布在背部,除别走太阳之外,并能联络任脉和足少阴经脉;脾之大络分布在侧身部,能总统阴阳诸络。这三者在躯干部发挥其联络作用,从而加强了人体前、后、侧的统一联系.2013-05-21
中医中的经别和络脉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络脉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又称“别络”,主要有十五络脉。十五络脉是由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别络及脾之大络所组成的。从络脉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称“孙络”。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作“浮络”。络脉与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灵枢·经脉》)。络脉从大到小,分成...
1.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遍布全身,分为别络、浮络和孙络,负责加强经脉间的联系和覆盖经脉未及的区域。2. 别络是从主体经脉分出的主要分支,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脏腑的作用,是经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中分出的重要支脉,主要分布在胸腔、腹腔和头部,它们深入体内,加强与脏腑的联系。
1. 手太阴络脉:起于腕后一寸半处,别走手阳明经。2. 手少阴络脉:起于腕后一寸处,别走手太阳经。3. 手厥阴络脉:起于腕后二寸处,合手少阳经。4. 手阳明络脉:起于腕后三寸处,别人手太阴经。5. 手太阳络脉:起于腕后五寸处,内注手少阴经。6. 手少阳络脉:起于腕后二寸处,合心主...
1. 经络是中医学中人体内气血运行的路径,其中包括经脉和络脉两大类。2.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通路,负责气血的传输。它们分为正经和奇经。3. 正经共有十二条,包括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这些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道路。4. 奇经共有八条,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体中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系统主要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脉是纵向的主干,而络脉则是由经脉分出,遍布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灵枢•经脉》中有详细的描述,指出“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手太阳络脉的经络系统组成 18次阅读
- 络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23次阅读
- 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18次阅读
- 针灸推拿与口腔医学 哪个更有就业前景 32次阅读
- 想进社区医院上班学口腔医学和针灸推拿哪个更好进编 34次阅读
- 牛黄上清丸功效与作用 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