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胃火的中药有什么

去胃火,饮食调理见效相对较慢。如果着急去火,吃药效果会快一些,常见的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藿香清胃胶囊都是治胃火的药。胃火症状有苦口、口臭、舌苔厚且白、咽喉红肿、牙龈胀痛。跟普通上火不同的是,不能靠简单的喝水去火,要和饮食药物搭配治疗。同时可以吃西瓜、梨、冬瓜、黄瓜、苦瓜,这些食物都是去胃火的有效果蔬。绿豆是清热解毒的食物,熬制绿豆水,或者是绿豆粥服用,也可以减轻胃火,但是服药的人群禁止食用绿豆。

2018-11-03
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中医词典相关释义:
【胃热(胃中热)】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火上升】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食疗调理: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疗胃热验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药方:知母20g 玄参15g 芦根20g 玉竹25g
藿香叶15g 苏叶15g 黄连10g 代赭石15g(先煎)
升麻10g 黄芩10g 加水煎汤,每日一服.

胃火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应清泻胃火。宜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治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2018-11-03
黄连2018-11-03
肝火、心火,急火攻心别怕,1味中医泡的茶,是身体的“消防员”

2020-12-03
看看中医,中药调理挺好的2019-05-21
mcxzy 阅读 50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7:17: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疗胃火旺盛的中药有很多,像黄连、黄芩、蒲公英、石膏等,这些药物对于败胃火,都有很大的帮助。其中黄连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可以通过黄连组成一些中药方剂,针对于胃火炽盛出现的牙痛、口臭、脾气暴躁、睡眠差,以及一些相关症状进行治疗。常用于清胃...

  • 1.牛黄清胃丸:这种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胃火旺盛引起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状。牛黄清胃丸能够清热泻火,调节肠胃功能,对于改善胃火引起的各种不适有很好的效果。它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牛黄、黄连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的功效。2.黄连上清丸:黄连上清丸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的中药。

  • 二、中药 1. 石膏:石膏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是治疗胃火旺盛的常用药物。2. 黄连: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胃火旺盛引起的口臭、口腔溃疡有良好疗效。3. 知母:知母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作用,常用于胃火旺盛的治疗。三、详细解释:去胃火主要是为了解决因饮食不当或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

  • 除了单味药材外,还有一些成方能够有效退除胃火。其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以及清胃散等方剂都是常用的退胃热药物。白虎汤主要用于治疗实热型胃火,竹叶石膏汤则适用于热重湿轻的情况,而清胃散则适用于湿重热轻的病症。这些成方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药材和方剂时...

  • 清胃热可以通过吃中药来进行调治,像常用的蒲公英泡水口服当做茶饮,可以很好的清泻胃火、凉血解毒,对于纠正胃热出现的症状有很大的帮助。在临床中如果胃热炽盛,可以通过其它中药方剂、中成药来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像清胃黄连丸、胃热清胶囊、牛黄清胃丸,还有养阴口香合剂等等,通过不同的方向使胃热得到...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