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泡脚出自《肘后备急方》?《黄帝内经》有10大泡脚方?


“朱医生,我天天怕冷,而且一动就出汗,你说该怎么办?”病人问。

“这个好办,注意忌口生冷的食物,水果不要吃了,我帮你开几贴药就会好的。”我说。

“好的,好的,谢谢朱医生!”病人开心地去拿药了。

两周后

“朱医生,你的药不灵啊,我还是出汗,怕冷,只是微微好了一点点,但是基本和原来没有区别,你不是说吃了肯定会好的吗?”病人生气地问。

“你煮药的方法,忌口生冷都是按照我说的做了吗?”我问。

“都按照你说的做的呀!”病人说。 “我还天天泡脚呢!我用你的药方再煮第三次用来泡脚,每天泡半个小时!”

“哦?那你不能泡脚!”我说。

“为什么,大家都说泡脚好,我还怕冷,泡脚后我还会出汗,人就不冷了。”病人问。

“就是因为你泡到出汗,所以不让你泡!”我无奈地说。“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一个没嘱咐到位,就出岔子。”

我网上去查了一下,关于“泡脚”的说法网上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言辞凿凿说出自于《肘后备急方》,看来网上的作家要么就是每个人都去通看了一遍《肘后备急方》,要么就都是一个中医培训班里出来的,论调无懈可击,出奇的一致。

《肘后备急方》因为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而出名,因为屠呦呦研制的治疗疟疾药物的灵感就来自于此书。但“泡脚”这一“中医 养生 疗法”是不是真的出自《肘后备急方》呢?我们来探究一下。

《肘后备急方》原书文字并不多,真正论述到泡脚可以 养生 的原文却几乎没有。而运用药物浸脚治病的相关记载却不少。如:

【治卒心腹烦满方第十一: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欲死方。 以热汤令灼灼尔,渍手足 ,复易秘方。】

【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凡所以得霍乱者,多起饮食,或饮食生冷杂物。以肥腻酒,而当风履湿,薄衣露坐或夜卧失覆之所致。初得之便务令暖以炭火布其所卧,下大热减之,又并蒸被絮若衣絮。自苞冷易热者,亦可烧地,令热水沃敷薄布,席卧其上,浓覆之。亦可作灼灼尔, 热汤着瓮中,渍足,令至膝 ,并铜器贮汤,以着腹上。衣藉之,冷复易,亦可以熨斗贮火着腹上。如此而不净者,便急灸之,但明案次第,莫为乱灸。】

可以看到泡脚的治法是用来治疗急症的,为什么没有涉及到 养生 方面,这是因为《肘后备急方》本来就是古代中医急诊书,涉及 养生 少之又少,光看书名就知道此书是用来应急的,「肘后」古代意为「随身携带」,所以《肘后备急方》意思就是随身携带的急诊医书。因此泡脚 养生 要出自于《肘后备急方》看来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网上还有《黄帝内经》记载有泡脚十大药方,更是子虚乌有。翻遍《黄帝内经》全文我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而且《黄帝内经》本身就是以论述中医理论为主,方药记载很少,仅为13方,难道13方中就有10个方子是用来泡脚的?想想都不可能!

有呀,怎么没有,《肘后备急方》就有相关的记载,区别在于治病不是 养生 ,二者有很大区别,老百姓千万别乱来。

前文的这一位病人是典型的“阳虚”伴“气虚”病人,这一类病人会自觉畏冷,因为泡脚会提供热量,所以病人会觉得很舒服,但是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泡脚如果太热,时间太久,泡到出汗甚至大汗,那么病人的阳虚与气虚会更为严重。

因为中医认识到人体的气、血、汗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因此自古中医就有「气血同源」、「汗血同源」的理论。所以本来气血就亏虚的人再被迫「发汗」,结果是气虚更亏虚。因为泡脚会给到病人舒服的感觉,而气血亏虚的后续副作用不会很快体现出来,因此往往病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饮鸩止渴”。(我这里的汗并不指正常运动和劳动后出汗,而是指不正常的出汗,甚至是 被迫的出汗 。)
这位病人我在给她用药滋补气血,她在自己伤气耗血,如同我女儿的数学题“ 一个游泳池一边进水X升/小时,一边排水Y升/小时,请问多久能把游泳池的水放满。 ”一般,看了让人哭笑不得。

健康 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东西,但是人间处处是陷阱,一不小心就踩雷了。我作为中医医生只能尽力科普一点是一点,希望大家能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疗效。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大家 健康
2022-06-17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06: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热水泡脚,作为中医足疗法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冬天寒冷刺激下,脚部血管收缩,血液运行受阻,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热水泡脚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散寒冷,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发挥养生保健的效果。为什么要加入中药呢?首先,皮肤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具备屏障、吸收、...

  • 足浴的历史有数千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泡脚是养生的关键,能够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起到人体的清洁作用,还能抵抗各种疾病。泡脚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作用很大。

  • 足浴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中医足疗法,起源于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悠久历史。其主要是通过按摩脚部穴位,让脚部更好地吸收浴液。足浴作为一种常用的外治疗法,主要采用热水泡脚,可以有效缓解腿部酸胀感,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在足浴过程中,还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中药,如艾草、姜片等,这些中药对身...

  • 泡脚的历史有数千年,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晋代《肘后备急方》,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泡脚是养生的关键,能够清除人体血液垃圾和病变沉渣,起到人体的清洁作用,还能抵抗各种疾病。泡脚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人们常说一句话:“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泡脚的作用很大。脚是人体中离心脏...

  • 热水泡脚在中医中被称为足浴,是一种传统的外治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的记录出现在晋代的《肘后备急方》中。足浴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驱散寒冷,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艾叶泡脚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取50至100克干艾叶(根据水量调整),先用热水煮沸后加入冷水,或者先...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