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中的各味中药的剂量如何取?

  选定中药方剂中的用量需要根据以下四种情况:
  1.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选定用药量
  儿童、老年或体质瘦弱的病人,用药量应轻些,特别是在给这些人使用清热、降火、泻下药时,用药量一定要轻,否则用药量偏重易损伤元气,对治疗不利。对一些体质健壮,且患有热症、实症的病人,用量宜重些,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2.根据病情的需要选定用量
  一般情况下在治疗病情严重急性病或热性病时,用量常偏重,在治疗慢性病,热象不明显或病情较轻时,用药量常较轻。用药量的多少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
  3.根据药物的质地选定用量
  质地重的矿物质类、植物的根茎、动物的贝壳、骨骼等药,用量常重些,如灵磁石、黛赭石、生石膏、何首乌、茯苓、龙骨、牡蛎等;质地较轻的花芯类,如红花、菊花、旋复花、灯心草、以及昆虫动物的蜕壳如蝉衣,蛇退等用量宜轻些,介于二者之间的植物的果实、根皮、茎叶全草等类药用量常居中。
  4.根据药物的性质选定用量
  某些贵重药如人参、鹿茸、西洋参、藏红花、海马、冬虫夏草等前程药不宜过重,应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选量,这样即可达到疗效,又不至于造成浪费。对一些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药物如细辛、牛黄、麝香等药用量不宜过重常常在1克以内。而作用平常、价钱便宜的中药如益母草、熟地、桑叶等可用到20~30克。2011-03-08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0 16:54: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中药方剂的用量选定取决于病情需求。治疗严重或急性疾病时,用量通常较大;而对于慢性疾病或病情较轻者,用量则较轻,并应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整。2. 用药量还应考虑病人体质。儿童、老人或体质虚弱者,用药量应适当减轻,特别是在使用清热、降火、泻下药时,以防损伤元气。体质健壮且患有实热症的病...

  • 中药方中的各味中药的剂量如何取?选定中药方剂中的用量需要根据以下四种情况: 1.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选定用药量 儿童、老年或体质瘦弱的病人,用药量应轻些,特别是在给这些人使用清热、降火、泻下药时,用药量一定要轻,否则用药量偏重易损伤元气,对治疗不利。对一些体质健壮,且患有热症、实症的病...

  • 煎汤煎服每天用量:当归12-15克,丹参20-30克,益母草30克,细辛3克。请注意,细辛有毒,用量不宜过大,李时珍曾言“细辛不过钱”,一钱相当于3.125克,药典规定每日用量不超过5克。当归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若患者有腹泻,可用12克;若无腹泻,则可用15克。我曾治疗夜间咳嗽,使用30克当归。丹参性...

  • 1. 病情分析:中药方子中的用量指的是一剂药的量。2. 指导意见:例如,每味药通常用量在6克到9克之间。一剂药即为一包药的量。原药应当用水煎煮服用。粉末状药物则是用水冲服,不会太多。

  • 中药处方中的每味药通常会标明剂量(以克数计算),比如茯苓。这里有一个例子:茯苓中药配方颗粒3克(一包)相当于饮片10克。这意味着,当中医开具处方时,如果使用茯苓饮片,需要10克的茯苓。但如果使用的是茯苓中药配方颗粒,只需要3克(一包)即可。两者在用药剂量上是一致的。这种换算主要是因为中药...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