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什么是湿热,祛除湿热的难点在哪儿,经典解决思路有哪些


什么是湿热?
湿热,就是以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者燥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舌苔偏黄腻,脉象偏于滑、濡为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
湿热的形成,是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因有坐卧湿地,压力过大,过食香浓,嗜食肥甘,烟酒无度,环境污染,湿热病邪侵犯人体等因素;内因则是脾胃运化功能呆滞,容易导致内湿留困。
当外部因素与人体内部环境相互感应,一拍而合,就容易出现湿热。
身患“湿热”的人,就如同处于雾蒙蒙的“气温高、湿度高、雨量大、日温差小、无风或少风”的既湿又热环境中一样,人非常不畅快,会表现为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腹胀,恶心欲呕,舌苔厚腻(白腻或者黄腻)等一系列症状。

为何湿热难解?
湿热这一类疾病,有着病情缠绵难愈,病情长的特点。
为什么这类疾病缠绵难愈呢?
这是因为,湿与郁热本身是一对矛盾体,若你只用“清热”,那么或许热会轻一些,“湿”反而会更重;若你只知祛湿,郁热没有了“湿的制约”,就可能亢盛起来了。
湿热就像一对跷跷板,“湿”与“热”各坐一边,你按住左边,右边就弹起来,你压了右边,左边就翘上去,治疗上容易顾此失彼。
所以,这时无论你只是“清热”还是仅仅“祛湿”都不太好使。
而且,热为阳邪,易伤阴液,导致湿热化燥伤阴,入血动血,进而导致气随血脱;湿为阴邪,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阳受损。所以,罹患湿热的患者,常伴有脾胃虚损,血气不足,这又使得病情更加缠绵。
“湿热分解,湿去热孤”是化解湿热的经典思路
撰写《温病条辨》吴鞠通很早就发现面对“湿热”,“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面对这个问题,明清医家进行了长期的 探索 ,最终,他们 探索 出了一套办法,这就是“湿热分解,湿去热孤”。
何为“湿去热孤”?
就是分解湿热,先把湿去了,那么热也会慢慢消退,所以,先祛湿,再清热,便成了治疗这类疾患的主要办法之一。
湿本身不是人正常的身体津液,它的本质是“浑浊之水,坏水”,它的存在阻碍了人体正常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气津循行受阻,导致“郁而发热”,所以,面对湿热,若患者没有高热,则当先祛湿。
用一个类似的比喻就是,点燃油灯后,油越多,灯火越旺,等你把油一抽走后,油去灯灭。

清代温病学家王士雄是这样解释的 “热得湿而愈炽,湿热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因此,治疗湿热之病,当以分解湿热为宜,常选用渗利之品通阳化湿,使湿去热孤则热势自愈。
如何将“湿去热孤”思路落地?
有一个方子,最能体现这种思想,此方没有一味清热药物,却是治疗温邪夹湿、湿重于热,邪滞三焦、尚在气分、未传营分之证的经典,通过它可以窥到“湿去热孤”法的妙处。
它就是藿朴夏苓汤。
它对应的症候群,最典型的特征是:
舌苔白腻,脉濡缓,口不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身热不扬,午后发热,需和阴虚内热鉴别,阴虚内热舌红少苔,而且有五心烦热之感,和温湿邪滞留三焦导致的“午后热甚”是不同的。
既然是温湿之邪滞留于三焦,那么,除了上面所说的主症外,还可能出现下面一些症状:
上焦的症状:头痛头昏、头重如裹;
中焦的症状:胸闷呕恶;
下焦的症状:大便黏腻、溏泻不爽。
既然是温湿之邪留滞于三焦,那么就要用“分利上中下三焦湿邪,芳香化湿”之法。
所以,藿朴夏苓汤中有三个君药,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体”。
这三个君药分别是杏仁、白豆蔻、薏苡仁。
杏仁宣通肺气,再得藿香、豆豉芳香化湿之物,以疏表湿,宣开上焦。
白蔻仁芳香苦辛,和畅中焦、宣通脾胃,又添半夏、厚朴,可燥湿运脾,使脾健以运化水湿而不为湿困。
薏苡仁渗利下焦,辅以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如此,水道畅通,湿有去路。

此方芳化宣上、苦温畅中、淡渗渗下,不用一味清热之品,将湿邪恭请出局后,热势自挫。
此方将“湿去热孤”的思想落到了实处,可堪反复玩味。
祛除湿热,还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面对湿热,温病派和伤寒派都各有自己的用药特点。温病派,喜欢加用芳香温化之品,用透法,常用藿香,佩兰,白蔻仁,草果,苍术等等,有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非芳不达之说。而伤寒派喜欢用通调“三焦水道”之品,例如越婢汤,越婢加术汤,就是用生姜促进胃气内生;麻黄,石膏,白术促进肌部回流,推动湿邪经心下→小肠→膀胱这样的通路被祛除。
此外,清代温病学家,《温热论》的作者,叶天士也有自己化解湿热的思路,即“通阳”之法。
叶天士指出 “湿胜则阳微”,意思是指湿邪泛滥,阳气就会虚弱 , 但是,这儿有一个由困阳到耗阳的过程 ,也就是说,初期,“阳气不减”,只是被“困”住了,后期,阳气不仅被困,还会因为“消耗”,而变得虚弱。
但是,根本原因是“困”,而不是“阳虚”,这时一味补阳,是没有用处的。
关键还是要通,让气机通畅起来,阳不受困,如此“耗阳”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而通阳的关键是,一个是调畅气机,要调畅气机,可以用香薷、 藿香 、 薄荷、 大豆黄卷、佩兰等透发肌表,亦可加桔梗,紫苏叶,白芷等宣肺行气。另外一个关键则是“导湿邪外出”了。
所谓“导湿邪外出”,最快的办法就是利小便,所以说 “通阳不在温 , 而在利小便” 。利小便常用的中药有,茯苓、 猪苓、 通草 、 薏苡仁、 大腹皮、泽泻等等,但是,不可为利小便而利小便,利小便的目的是,小便通畅 、 气机得通,所以应点到为止。
有时,患者又有伤津又有湿邪,两者其实不矛盾,因为有坏水(湿浊)的存在,好水(津液)就难以畅行。所以,祛湿的同时,可以加一些芦根 、 白茅根等等,生津利尿,而不助湿。
不过,殊途同归,无论上述几种思路,无论“湿去热孤”,“疏通三焦”法,“透法”,其本质的本质都是让“湿邪有出路”,而不是一味“祛湿或者清热”。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得透气,得通风,打开窗子让风吹,使气机流通起来,达到气通湿化的目的。

2022-05-31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4-09-20 15:32: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