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针灸注意什么 针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针灸针刺注意事项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不行针刺。体质虎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并尽可能采取卧位。
2.怀孕三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禁针。三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及一些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刺。月经期间,如月经周期正常者,最好不予针刺。月经周期不正常者,为了调经可以针。
3.小儿囱门未闭时,头顶部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配合,故不宜留针。
4.避开血管针刺,防止出血;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防止刺伤重要脏器。《素部·诊要经终论》说:“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
(1)针刺眼区腧穴,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和深度。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或长时间留针,支防刺伤眼球和出血。
(2)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侧胸(胸中线)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以上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心、肺、尤其对肺气肿患者,更需谨慎,防止发生气胸。
(3)两胁及肾区的腧穴,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尤以肝脾肿大患者,更应注意。
(4)对于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和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必须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如刺法不当,也可能刺伤胃肠道和膀胱,引起不良后果。
(5)针刺顶部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维以上的腧穴,如进针角度、深度不当。易误伤延髓和脊髓,引起严重后果。针刺这些穴位至一定深度如患者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应立即退针,节忌捣针。
2018-04-21
扎针灸要注意不要刺中重要的脏腑,比如,心.肝.脾.肺.肾.大脑和动脉血管,针灸配方合理,君.臣.佐.使,是不伤气的,阴天是可以扎的,2019-05-21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40: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的注意事项包括在患者精力充沛时进行,避免疲劳或精神紧张,以防不良后果。皮肤有感染、溃疡的患者不宜进行针灸治疗,同样,有出血性疾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的患者也应避免针灸。在针灸的深度上,肚子上的穴位可以相对深一些,一般0.5~1寸左右是适宜的。但即使腹部脂肪较厚,针灸深度也不应太深,以免...

  • 首先,身心状态不佳者应避免针灸。如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或处于饥饿状态,这些情况下针灸可能带来不适或风险。对于年老体弱者,针刺时应选择卧位,取穴要少,手法要轻,以减少刺激。其次,怀孕妇女在接受针灸时需特别小心。针刺强度不宜过猛,特别是腹部、腰骶部及可能引发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

  • 1. 保持放松: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尽量保持身体放松,避免过度紧张。2. 避免空腹:针灸前不应空腹,以免在治疗过程中因低血糖而出现不适。3. 针灸后的护理:针灸完成后,应注意保持针眼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同时,针灸后可能出现轻微的酸胀感,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4. 注意饮食...

  • 1. 针灸时,对于过度饥饿、疲劳或精神紧张的人群,应避免针刺。体质虚弱者,在针刺时应减少刺激强度,并尽可能采取卧位姿势。2. 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下腹部应避免针刺。怀孕三个月后,上腹部、腰骶部以及能刺激子宫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也不宜针刺。月经期间,除非月经周期异常需要调节...

  • 扎针灸是一项传统疗法,但实施时需谨慎遵循一系列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首先,针灸前确保身体清洁,穿着宽松衣物以便暴露穴位,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对于老年人,针灸时应卧位,穴位选择少,手法轻柔,且需密切观察,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对于孕妇,针灸需特别小心,避免刺激合谷、三阴交等可能引发...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