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胃脘,艾灸时先灸哪个穴位?

原则一般先灸下,再灸上。
如先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再灸大椎。2020-02-20
得看你想治什么病,这些没有先后顺序,如果你是胃痛急性发作期,可以先艾灸胃脘关元足三里。2020-05-04
先灸后背脖子上的大椎穴。
至于其它穴位都在前面,没有规定先后顺序。
不过腿上,脚上的穴位,灸的时间一般要比肚子上面的穴位时间少一些。2020-02-20
看是通过艾灸保健或是通过艾灸治疗疾病,如果只是保健,这些穴位可以轮流灸。2020-02-20
mcxzy 阅读 19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23: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脘 神阙 关元都在腹部 中脘在上腹部中线上(神阙上4寸)神阙就是肚脐 关元在下腹部的中线上(下3寸)三阴交在小腿内侧 内踝上面(上3寸)大椎在第七颈椎棘突下 差不多在你把手放在后颈部发现最突的骨头下面

  • 艾灸穴位图八大穴位,包含身柱、大椎、中脘、关元、气海、神阙、足三里与三阴交,各具独特功效,适用于多种身体状况与养生需求。身柱穴,督脉之穴,位于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灸此穴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能缓解疲劳、失眠、头痛等问题,对胃肠道疾病、精神萎靡与呼吸...

  • 身体寒气重可以艾灸大椎、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局部阿是穴,即哪疼痛灸哪。身体哪里感觉寒凉,就应该是施灸的穴位。穴位可以算是一个整体的调整,通过艾灸可以温阳驱寒、提高正气、补气血。艾灸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血止痛、补中益气、温阳补虚、排毒消瘀、防病保健、延年益寿...

  • 取穴方面,艾灸常选取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等穴位。这些穴位被认为可以整体调整身体,提高正气,补充气血。同时,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还可以选择局部的阿是穴进行施灸,即哪里感到疼痛或寒凉,就灸哪里。这种灵活的取穴方法能够更好地针对个体的健康问题,起到针对性的调理作用。中脘穴位于腹部...

  • 当肠胃不好时,可以通过艾灸治疗,艾疚穴位为足三里、中脘、关元和神阙。足三里是日常保健穴位,是主要穴位之一,取穴时主要在外膝眼下三寸,腓骨和胫骨之间,每日可以艾灸足三里20分钟,起到促进消化以及调节气血作用。中脘穴是在上腹部,其中上四寸,艾灸中脘穴时,可以起到强健脾胃、调理气血的作用,艾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