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能治疗脾虚吗?如果有用该灸什么穴位?

对于虚寒之症用艾灸是很好的,艾灸是纯阳之物,有培补正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日常可艾灸:脾俞、胃俞、命门、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天枢、大横、涌泉等穴位,建议隔天灸一次,一次15分钟,10次为一疗程。早上9点--11点是足太阴脾经(内裤缝线向上4指的位置)运行时间,脾经经气最为旺盛,此时可以敲打经络以调节脏腑功能。
平日还应注意饮食和情志调节,不要过食油腻、辛辣的食物;不要想的太多,中医讲“思则伤脾”。2013-03-31
可以治疗脾虚,穴位有:脾俞、阴陵泉、足三里2013-03-29
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若你自己灸的话取中脘、章门、足三里、三阴交等;若让别人给你灸,加上背部的脾俞、胃兪。2013-03-29
足三里,丰隆2013-04-05
mcxzy 阅读 4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19: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治脾胃气虚 艾叶作为药材,具有药性,能够入肝、脾、肾经,对各个经脉都有好处。《本草》中记载,艾叶有祛湿、止血、通经络、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燃烧时,热力温和且渗透力强,能传到身体深层,让人感到舒适。艾灸有多种方式,包括艾条灸和艾柱灸。艾条灸又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艾柱灸则...

  • 具体来说,艾灸三阴交穴位对于脾虚引起的湿邪效果显著。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排出。除了三阴交,还有其他穴位也常用于治疗脾虚。比如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此穴具有健脾益胃、增强体力的效果。水分穴位于...

  • 身体出现脾虚的症状,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艾灸三阴交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穴位。中脘穴是非常重要的穴位,也是治疗脾虚、胃肠疾病的要穴,主要位于人体前正中线,肚脐上四寸处,对脾胃虚寒、腹胀、腹泻等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穴也是人体的保健要穴,除了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外,还具有补气...

  • 位置:位于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作用:艾灸犊鼻穴可以舒筋活络,和胃健脾,有助于改善脾虚引起的下肢无力等症状。足三里穴: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作用:艾灸足三里穴可以燥化脾湿,生发胃气,是健脾和胃的重要穴位,对于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均有较...

  • 脾虚首选腹部穴位,如关元、气海、中脘穴,可补益脾气、调理气血,同时可以艾灸解溪穴,这是全身祛寒除湿的穴位,尤其对下肢水肿效果明显。还有足三里,是日常的保健穴位,取穴较简单,自己艾灸操作时较为简单,不易烫伤,这个穴位具有补阳气、调节阴阳平衡的功能,以调理脾胃、肚腹为主。除了注重选穴以外,...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