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行指的是什么?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这是古人观察自然所得出来的一个朴素的唯物概念,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类基础物质。后来又发展了这种认识。
五行说的基本精神包含着一切事物“相生”、“相克”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也就是五行说在伦理上的特点。在“生”与“克”的基础上,又以制化、相秉、相侮来进一步说明事物的复杂变化。
(1)相生规律:“生”是含有资生、助长的意义。五行之中,都具有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就称做“相生”。
五行相生的规律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此循环生生化化,无有终时。它的彼此间的关系,可理解为一种推动发展的作用。
在五行相生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个方面的联系,也就是母子关系。以水为例,生我者“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木”,则木为水之子,其他四行以此类推。
(2)相克规律:“克”是含有制、胜的意思。五行中,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的关系,这种关系称做“相克”。
五行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互相制约,循环不已无有终时。在正常情况下相克,也是一种维持平衡的力量。如五行相克太过,则会起反作用,产生异常变化。
在五行相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的联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那么,土就是木之“所胜”,金就是木之“所不胜”。其他四行,以此类推。
相生、相克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制约的,这样才能保持相互间正常的平衡状态。
(3)“相秉”和“相侮”的关系,则属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秉”是秉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也就是恃强凌弱。相秉,就是过度的相克,它的规律和相克是一致的。例如,木气太旺,便要去秉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原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它的次序和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如木气不足、土气很旺上就会反过来侮木。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应用在祖国医学中,作为一种说理的工具,应用十分广泛,而且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它主要运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1)运用五行的各种个别的特性,以木、火、土、金、水为中心,把自然界各种现象和人体的脏腑组织,按照它们的个别特性、形态、功能及表现等各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类似,就把它归纳于那一行中,分成了五大类,按类作系统的归纳,这样就把各种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复杂现象,理出了一个头绪来,从而可以说明人体内脏之间的联系、体表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和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例如肝脏性喜舒展条达柔和,故把肝比做木;心阳能温煦全身,故把心比做火;脾能化生精微,故把脾比做土;肺气清肃下降,故把肺比做金;肾藏精主水,故把肾比做水。
2020-01-04
古代哲学把客观事物按其活动特性分为5类,即水、火、土、木、金,五行相克相生,中医把内脏分五行,心属火,肝属木,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2020-01-11

2020-12-04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0:36: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中医中的五行理论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2. 五方则是指东、南、中、西、北五个基本方位,每个方位都与五行中的某一元素相对应,象征着不同季节和气候特点。3. 东方属木,与春季对应,象征着生长和发展的力量。4. 南方属火,与夏季对应,代表着热情和...

  • 1.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2. 五行与五脏相对应,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3. 五行对应的情绪分别是怒、喜、思、悲、恐,以及对应的体液分泌或功能,如泪、汗、涎、涕、唾。4. 五行还关联着五味:酸、苦、甘、辛、咸,以及五色、五音等,形成一个相...

  • 五行是中医学中一个基础概念,它包括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这五种物质在自然界和人体内外的运动和变化,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木行的特性是生长、升发、条达舒畅,与木特性相似的事物归入木行。例如,具有生长和发展的植物、向上的运动等,都与木行相关。2. 火行的特性是...

  • 五行——木、火、土、金、水,被视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们相互滋生、制约,不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理论深刻影响了古代唯物主义,尤其在医学领域,阴阳五行学说被用于解释生命起源、生理病理,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阴阳的概念源于宇宙形成之初,通过盘古开天辟地,将混沌世界...

  • 脾,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象征着土,土元素象征着稳定、承载和转化。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这五个元素的平衡密切相关。金木水火土不仅是自然界的基本元素,也是人体内在的生命活动的重要象征。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强调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医实践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