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
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在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中,已形成了人体完整的经络系统,并对针灸方法、针刺适应证等做了详细论述。《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穴位。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穴位,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针灸成功地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将使早已满载传奇的毫针和艾叶为更多世人所分享,也将为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设定全新的历史坐标。
2023-04-18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1:14: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针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针法和灸法。针法涉及将毫针刺入特定穴位,并通过捻转与提插手法进行治疗。灸法则是通过燃烧艾绒熏灼皮肤,以热力刺激达到治疗效果。针灸作为中医学的核心部分,涵盖了理论、穴位、技术与器械等方面。这一疗法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地域特征,是基...

  • 针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这...

  •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A项说 确。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医针灸”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B项说 确。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C项说 确。中医针灸中,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

  • 针灸,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医疗价值。202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内罗毕会议上,审阅并通过了我国提交的“中医针灸”和“京剧”两项文化遗产,将其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的基本操作是通过将细小的毫针插入人体的特定...

  • 针灸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