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风燥湿疹中医治疗方法

  血虚风燥的湿疹是因为湿热处蕴耗伤阴血才会出现的。那么血虚风燥湿疹中医治疗 方法 有什么呢?我给您找来了以下的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血虚病因:
  失血过多: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 其它 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证。由于出血过多,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
  慢性消耗: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血虚中药方:
  ①桑椹50g,枸杞子20g。水煎服。
  ②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9g,枸杞子9g。水煎服。
  ③人参6g,大枣10枚,水煎服。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④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 。水煎服。
  ⑤生地30g,麦冬12g,枸杞子12g,先煎汤,再煮鸡、鸭血汤,放调料。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⑥熟地12g,首乌12g,黄精12g,灵磁石30g,代赭石30g,麦饭石30g,大枣5枚,水煎服。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⑦黄芪30g,当归12g,水煎服。用于气血两亏型的贫血。
   湿疹治疗方法:
  湿疹的治疗有什么方法?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外用药剂型依据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
  湿疹的治疗有什么方法?湿疹的治疗时应该重点注意几点:
  1.应尽可能地寻找患者发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详细了解病史,工作环境等,作过敏原检查。
  2.尽可能避免外界不良刺激,避免食用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海鲜,辣椒,酒,烟等。
  3.保持皮肤清洁,防治皮肤感染,避免过劳,保持乐观稳定情绪。局部治疗。
2022-06-25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41: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血虚风燥型湿疹的治疗一般可以通过口服以及外用药物的方式治疗,血虚风燥湿疹的皮损表现主要是皮疹比较肥厚,可以出现皮沟加深、皮嵴隆起,出现苔藓样变,并且瘙痒一般比较剧烈。对于此类的皮疹主要是应用口服的药物,包括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氯雷他定胶囊、地氯雷他定胶囊、盐酸奥洛...

  • 应用中药进行治疗,分为口服以及外用两种方式。中药口服要进行区别应用,有的患者属于脾虚湿蕴型,这样的患者应用白术、茯苓、山药等药物进行治疗。有的患者属于血虚风燥型,这样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当归、川芎、白芍等药物进行治疗。还有的患者属于湿热困脾型,对于这样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龙胆草、丹皮、黄芩、...

  • 治疗上,注重去除体内湿气、清血热、除风燥。建议多吃如苦瓜、绿豆、小豆、薏仁米、苦参等清热祛湿的食物,避免过敏食物如海鲜、牛羊肉、鱼类,避免辛辣、生冷食物。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防晒,避免环境过热或过冷,洗澡时水温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勿抓挠,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湿...

  • 治疗可用龙胆泻肝汤和茵陈五苓散;2、脾虚湿蕴型:多见于亚急性湿疹,皮损不红,糜烂渗出不严重,患者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治疗可用健脾除湿药如除湿胃苓汤;3、血虚风燥型:多见于慢性湿疹,表现为皮损肥厚、苔藓化改变,患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可用润燥止痒胶囊或当归饮子。

  • 通过“健脾益气”以增加脾胃生血统血能力,精选药食同源中药配伍,有效缓解皮肤瘙痒、过敏及炎症反应。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和抗氧化因子,显著改善人体基础营养结构,增强免疫能力。这种“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在解决顽固型皮肤疾病上显现出显著效果,为血虚风燥型湿疹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