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湿气重,教你6招祛湿

中医认为脾属土,而且这个土属于燥土,由于夏季环境比较潮湿,所以会很容易影响脾的功能。
除此之外,脾本身是运化水湿的,如果脾不好,身体外界的湿会跟内湿交杂在一起,很容易会导致湿邪,导致机体气机运化不通畅,因为湿邪是黏滞的,属于阴邪,所以它很容易阻滞了人体气机的通畅。
什么是湿气? 中医讲的湿气主要分两种: 一种是感受外感六淫之邪,是风、寒、暑、湿、燥、火当中的湿邪而引起。
另一种是由于内生五邪,风、寒、湿、燥、火当中的湿引起。主要是由于肺、脾、肾,气的不足,特别是脾气的不足致使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运化功能失常致使水湿储留,从而产生湿气。
日常如何自测湿气?
晨起疲乏、舌苔厚腻、刷牙时恶心、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都是提示体内湿气较重,需要引起重视。
夏季如何祛湿?
1.热水泡脚法
建议使用热水泡脚可以加上中药材如生姜、花椒、艾叶、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和祛湿的功效,对于症状的改善具有很好的作用。
也可以用中药藿香去煎汁,然后进行泡脚,取30-50g的藿香,放入2L的水中烧成1L后,取出枝叶再加水2L煎至药汁剩下1L,将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脚。药液以没过脚踝为度。
2.饮食祛湿法
湿气重的情况下要少吃冰冷的食物,凉拌、雪糕等,另外中医认为“甜腻化湿”、“酒助湿邪”,所以也要少吃甜食少喝酒。
可以适当多吃薏米,还有长夏季节蔬菜,如利湿的蔬菜,冬瓜、萝卜等,鸭肉等,豆类如绿豆、赤小豆、红豆,这三种豆可以泡在一起,一起来煮水,称为扁鹊三豆饮,有一定的除湿作用。
3.穴位祛湿法
祛湿穴位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曲池穴、承山穴、阴陵泉、巨阙穴、中脘穴、三阴交、涌泉穴、足三里等,临床上但凡是调脾胃的穴位,都可以有祛湿的功效。
可每天按摩2~3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但因湿邪有寒湿、湿热、外湿、内湿等不同,建议就诊辨证后施治。
4.运动祛湿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重口味、缺乏运动的人,而且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积存的湿气就越多。而运动是可以祛湿的,运动可以加强机体的阳气的提升,阳气的提升有利于祛除湿气,所以经常运动的人基本都可以祛除湿气。

5.拔罐祛湿法
拔火罐主要是起到行气活血,舒经活络,祛除风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对于内湿,选用拔火罐祛湿疗效不佳。其治疗则主要采取药物、针灸等方法,一般拔火罐只为辅助治疗方法。而对于外感湿邪,通过拔火罐的话疗效会非常好。
6.不要睡在地板上
很多人在夏季习惯直接将席子摊在地上就躺着睡了,其实这是一种极其容易被湿邪侵入的行为,因为空气中的湿气容易下降至地板上,这个时候湿气就会从四面八方进入你的身体,造成四肢酸痛。
2022-07-13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0:33: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艾叶泡澡,除湿治湿疹。艾叶有理疗活性的化学物质,能消毒杀菌。端午前后洗艾叶澡可预防和改善皮肤瘙痒。把艾叶熬汁,稀释后沐浴,可除身上小红疙瘩,对毛囊炎、湿疹有效。二、藿香泡脚,祛湿防暑。夏天泡脚能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用中药藿香煎汁泡脚,能有效祛湿。三、谷物粗粮...

  • 1. 芳香醒脾:夏季,湿气重易困脾,出现头昏、四肢沉重等症状。专家建议,使用薄荷、生姜等芳香物质,稍微放点辣椒,能刺激脾胃,帮助利湿。恶心欲吐者,可以喝藿香正气水,吃参苓白术丸;舌苔腻、早上肚子偏大者,可吃薏仁山药粥或山药冬瓜汤。2. 分清湿热毒和寒湿毒:脾胃湿热者,有口苦、口臭等症状...

  • 1. 热水泡脚 用热水泡脚是去除体内湿气的好方法,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或秋天,热水泡脚能帮助湿气更好地排出体外。加入一些具有去湿作用的中药材,如艾叶、花椒等,可增强泡脚的效果。2. 薏米赤小豆粥 薏米和赤小豆都是具有去湿效果的食材。薏米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等药材,能利水消肿;赤小豆则...

  • 中医刮痧拔罐也是祛湿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初次尝试刮痧拔罐者,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适当运动也能有效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选择慢跑、爬山等运动方式,既能出汗又能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总之,体质湿热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通过合理的饮食、保持大便畅通、改善居住环境以及...

  • 在炎热的夏季,内湿外也湿,用薏米和赤小豆熬成粥,既能有效祛湿,又能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除了食疗,运动也是祛湿的好方法。运动出汗是有效的去湿方式,特别是在夏季,尽量不要依赖空调和风扇,让身体自然出汗,以排除体内的湿气。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瑜伽或太极等,这些运动...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