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知识】经外奇穴之七

31、上迎香穴

位置:位于人体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涌上端。

功效:清利鼻窍,通络止痛。

按摩:用中指指尖揉按上迎香2—3分钟,每天坚持,可防治鼻部疾病。

32、四神聪穴

位置: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一寸处,共由4个穴位组成,就像四路大神各自镇守一方。

功效:缓解头痛、失眠、眩晕、神经衰弱。

按摩:用食指指尖点按四神聪各100—200次,治疗头痛、失眠、眩晕、健忘。

33、牙痛穴

位置:位于耳垂前正中处(耳前下颌骨外缘凹陷中。

功效:通牙关,开窍祛风,止痛,抑菌消炎。

主治:由龋齿,牙外伤,牙齿过敏,急、慢性牙髓炎等引起的各种牙痛。还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中风性失语流诞。

34、子宫穴

位置: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旁开3寸。

按摩:用双手中指指腹按揉并做环状运动,每次3分钟,每日两次。

功效: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妇女不孕,阴挺,盆腔炎,阑尾炎等。

35、十宣穴

位置: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

按摩:用拇指或中指指尖按压十宣穴,按压至十宣穴变红变热,有清热开窍的功效。

主治:急救、休克、昏迷、中暑、惊厥等。缓解治疗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高血压,急性肠胃炎,手指麻木等。2022-06-19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3:38: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少阳胆经(44穴):瞳子髎、风池等,主要分布在头部和颈部。足厥阴肝经(14穴):大敦、太冲等,与肝脏和下肢紧密相连。督脉(28穴):长强、督俞等,贯穿脊柱,涉及头部和下肢。任脉(24穴):会阴、气海等,主要在腹部和胸部经络。此外,还有些经外奇穴如头颈部的四神聪、三角灸等,分别关注不同...

  • 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在下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质即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部,冷降的水滴细小如从孔隙中散落一般,故名。 定位 在面部,目外眦旁 【取穴方法】 第1步:正坐或侧卧位; 第2步:在外眼角旁约1厘米,眼角纹头尽处,即为本穴。 主治...

  • 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未归属于传统十四经脉,但又对某些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1、浊浴穴 【位置】: 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2.5寸,左右共2穴。【功用】: 胆病、癔症、惊恐。【针刺】: 针刺3-5分,得气时酸麻感传至胸侧部。【推拿】: 拇指点按5-10分钟,每晚一次,治疗多恐易惊。

  • 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督脉,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击中后脑晕倒地不省人事。神庭穴位于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击中后头晕、脑胀。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奇穴,击中后头昏、眼黑耳鸣。胸腹部要害穴(共...

  • 历代文献有关奇穴的记载很多,如《千金方》载有奇穴一百八十七个之多,均散见于各类病证的治疗篇中。《奇效良方》(简称《奇效》)专列奇穴,收集了二十六穴。《大成》便专列“经外奇穴”一门,载有三十五穴。《类经图翼》(简称《图翼》)也专列“奇俞类集”一篇,载有八十四穴。《针灸集成》(简称《集成》)汇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