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针疗法是怎么回事?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哮喘、胃痛、腹泻、遗尿、面瘫、癫痫、腰腿痛、痿证以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等。
  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头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厘米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同前。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约1厘米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方向刺入,待针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厘米处,用龙胆紫作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产盐酸普鲁卡因作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1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划开皮肤(0.5~1厘米),先将血管钳探入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酸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分钟,然后用0.5~1厘米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埋线多选用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穴位,以腰部及腰部穴最常用,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1次。2008-11-03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9:04: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指导下,将羊肠线埋入人体的穴位和部位内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穴位埋线埋入体内,在局部产生了大量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长效的刺激穴位,然后调节经络,激发人体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从最早的皮内埋入到现在针具的改良,穴位埋线操作越来越方便,越来越...

  •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学中的一个治疗方法,是将可吸收的羊肠线通过埋线针埋植在穴位里,随着时间的延长,羊肠线被周围组织吸收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羊肠线刺激经络穴位后,体内肌肉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增高,乳酸、肌酸分解降低,从而提高了肌肉的营养和代谢。羊肠线的刺激作用还能提高...

  •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治。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方法对穴位产生刺激,但是起针之后刺激也就随之消失。穴位埋线疗法属于长效针灸疗法,是将特定的蛋白质载体,即羊肠线,通过一种特殊针具埋藏于患者特定穴位,从而起到持久、长效、且温和的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穴位埋线疗法相比针灸疗法,治...

  • 穴位埋线是一种中医疗法,主要通过在特定穴位埋入线体,达到长时间穴位调控和治疗的目的。以下是关于穴位埋线的详细解释: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慢性病的调理。在治疗肥胖方面,穴位埋线具有独特的疗效,尤其适合腹型肥胖或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治疗原理:以线代针,通过埋入线体对穴位产生...

  • 你好,颈椎病现在使用穴位埋线的治疗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明显,穴位埋线,指的是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疗法是几千年中医针灸经验和30多年埋线疗法经验的精华融汇而成的一门新型学科。但是穴位埋线说危险不可靠,...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