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艾之艾灸肚脐,驱寒健脾

        我们都知道,肚脐是一个很容易受凉的地方。寒气从肚脐而入,就会影响胃肠功能,出现腹泄等症状。特别是老年人,如果保暖不够,就很容易因肚脐受凉而导致脾胃不适,腹泻。因此,通过肚脐,可以调理脾胃。

        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肚脐可以联系五脏六腑,而肚脐周围属脾和小肠,所以通过刺激此穴能治疗由脾阳不振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病。而且神阙穴是养生保健的一个要穴,经常艾灸肚脐可以健康长寿。

  下面几种艾灸肚脐方法可以暖胃健脾:

  一、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二、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千万别烫着。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一疗程。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三、把纯净干燥的食盐敷于脐部(神阙穴),使其与脐平,上置艾柱,施灸三次,此法为隔盐灸。隔盐灸所产生的热量具有较高的穿透力,被人体吸收后可促进血液循环,能有效地达到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的目的。隔盐灸可健脾补肾,一般用于最佳“进补”的冬季。

  四、取约2分厚生姜一块,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再放置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这个也是隔物灸中的一种,称为隔姜灸,较为最常用。凡虚寒性疾病皆可以此疗法治之,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

  艾灸肚脐的方法特别适合气血亏虚、畏寒怕冷、一体多病的老年人自行保健。此法可以常年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另外,艾灸肚脐对于调节先天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手脚发凉、肠胃虚寒、体湿肥胖等症有明显效果。2022-07-08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1:58: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肚脐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从而缓解胃痛、反胃、呕吐等症状。此外,艾灸还能调节三焦功能,促进代谢,有助于消除水肿和减肥。对于女性而言,艾灸肚脐还可以调理冲任二脉,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同时,艾灸还能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对于自汗、盗汗、失眠等症状,艾灸也有显著的改善作...

  • 1、健脾和胃 艾灸肚脐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提升阳气,降低阴气。它不仅能健脾止泻,还能帮助调节脾胃。对于胃痛、反胃、呕吐等症状,艾灸肚脐是一种有效的调理方法。2、利水消肿 艾灸肚脐能通调三焦,提升三焦的气化功能,使体内气血畅通,经络通顺。对于新陈代谢异常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问题,...

  • 首先,每日坚持艾灸肚脐可健脾和胃、生清降浊。此疗法能提升身体阳气,使阴气下降,达到健脾止泻的效果。对于胃痛、反胃及呕吐等症状,艾灸肚脐亦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次,艾灸肚脐还能通调三焦、利水消肿。它促进三焦的气化能力,使气血、经络更加通畅。对于新陈代谢功能不佳者,艾灸肚脐能改善状况。此...

  • 1.健脾和胃 肠胃功能虚弱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素质,肚脐艾灸可以增强脾胃机能,让阳气上升,浊阴下降,健脾止泻和胃健中。2.增强免疫力 艾灸肚脐眼可调和人体的神经系统,能有效调节内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可减少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可起到很好的增强抵抗力的作用。3.温补下元 女性经常会出现月经不调...

  • 艾条灸肚脐的最佳时间 早上9点至11点,下午5至7点。艾条灸肚脐其具体穴位为神阙穴,根据中医理论其神阙之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蒂,又为后天之气舍,是元气常存的位置,而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结合子午流注脾经流注时间为早上9点至11点,肾经流注时间为下午5至7点,综合上述结论,艾条灸肚脐...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