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耳穴压豆疗法

什么是自行耳穴压豆疗法介绍: 耳穴压豆疗法是通过在耳廓穴位上贴压各种药豆,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的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科学实用疗法。 该疗法现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在治疗粉刺、黄褐斑、近视眼、视疲劳、肥胖、神经衰弱、记忆减退、抑郁、焦虑症、戒烟等有其独特的效果。又被称为“替代医学疗法”。笔者将自行该术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在治疗以上疾病中的神奇验穴,教会读者与患者,通过自行压豆治愈自己的顽疾,其乐趣是无穷的,也免于您要奔忙于医院与诊所中实施耳穴压豆。 【治病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通过分布于周身的经络联为一体,外在的任何生理与病理反应均是内在脏腑对外折射出的生理与病理体现,并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诊断出正常与异常,从而根据辨证来处方用药。 通过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 从耳廓的解剖关系来认识,耳廓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包括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咽面混合神经;同时论证了《黄帝内经》灵枢篇提出的“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中,手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手阳明别络入耳中,阴经则通过其别支合于阳经而与耳部相聚也”。均说明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部。2014-07-29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32: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两耳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使用方式。耳穴压豆法操作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在进行操作时,需要注意清洁卫生、选择合适的穴位、正确固定药豆和按压穴位,并控制贴压的次数和更换贴压部位的时间。两耳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使用方式。通过耳穴压豆法的治疗,可...

  •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耳穴压豆法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

  • 耳穴压豆疗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它属于“全息疗法”范围。耳穴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耳全息穴在耳廓的分布像一个倒置的胎儿。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包括耳轮脚和耳轮结节)。耳轮脚...

  • 1、耳穴压豆: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6毫米乘6毫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嘱咐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至2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3至7天;...

  • 中医理论中,耳朵被认为是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状态的窗口。当人体出现健康问题时,耳廓上的特定区域往往会出现异常反应。通过刺激这些区域,即耳穴,可以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以下几种耳穴压豆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一些小病:1. **耳穴压豆的基本方法**:耳穴压豆是将小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材,如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