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高血压临床治疗经验,名中医终于拿出来了!五脏好,血压降!



原发性高血压病在中医里属“眩晕”病范畴, 病机为 “本虚标实”。
本期特邀嘉宾:

同仁堂中医总结了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7种最有效的治疗调理方法,被高血压困扰的中老年朋友们,快快收藏!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根据中医五脏相互联系、影响、传变的思想, 虽肝为眩晕病的主要病变部位, 但与其他四脏也有重要的联系。 高血压病治肝, 亦治五脏。

1、平肝
高血压由肝失条畅, 出现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虚痰浊证型, 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易怒、失眠多梦。
根据前人的经验和上述辨证,临证治予 石决牡蛎汤、莲椹汤、肝肾双补汤合赭决七味汤,辅以浴足方 。
高血压病主以平肝潜阳, 勿忘清肝泻火、疏肝降逆。并提出若患者出现眩晕欲倒者加 天麻 , 口渴者加 生地 , 动风者加 羚羊角粉 适量 (冲服) 。
大便干结加 酒军 , 恶心欲吐加 半夏 , 胁肋胀痛者加 枳实 。
肝应春木, 喜达恶郁, 肝郁生风, 气血并上, 兼夹风痰, 眩晕易发。治疗多种类型的高血压病常以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 加减治之。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预防高血压病合并脑出血的发生。

2、补肾
眩晕病因肾水难润肝, 肝木气躁。眩晕耳鸣、目昏、腰膝酸软为其症。
常将肾虚引起的眩晕分为 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 三类, 并且通过辨证论治, 以 左归丸、右归丸、和地黄饮子 分证治之, 亦加 何首乌、菟丝子、杜仲 等补肾药。
肝血、肾精亏损出现眩晕, 肾阴不养肝木, 致肝阴不足, 肝阳上亢,而肝阳妄动, 又下动肾阴, 出现肾阴不足。
在治疗高血压病过程中,经常用 平潜降压汤 和 滋养降压汤 加减治疗高血压。并常加入 磁石、珍珠母、天麻、钩藤、牛膝 等降压的药物, 以此达到降压的效果。

3、养心
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心肝阳亢, 肝肾(心)阴虚, 两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头痛、头胀或痛处如针刺主要为气血失调导致。
在临床中常用 调气和血方 进行辨证论治, 方中包括丹参、代赭石、天仙藤、川芎、怀牛膝、大蓟、生槐米、广地龙等。
强调 头晕 加白蒺藜; 颈项强急 加葛根; 胸闷胸痛 加瓜蒌皮; 肢体不利 加鸡血藤、红花;
胸胁闷胀或窜痛 加柴胡、郁金; 妇女月经不调 加益母草等。

4、健脾
脾虚致气血生化乏源, 难濡清窍, 遂发眩晕,强调“脾宜健, 肝宜疏, 胃宜和”的治疗准则, 勿忘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等治则。
眩晕病常伴头晕、气短乏力、面黄、食欲下降等症状, 故经常用益气健脾之法, 常用 补中益气汤 加减治之。
眩晕者十之八九乃嗜食肥甘厚味, 饥饱无度或思虑劳倦, 脾气受损, 水谷难化精微, 清阳难升, 浊阴不降, 眩晕即成。

5、补肺
若肺气充沛, 则气机升降有调, 血液运行畅通。若肺气虚弱, 不能辅心行血, 则心血运行不畅, 气血不能上荣于脑, 遂发眩晕。
此时多表面为气短、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精神困倦, 此时应在辨证论治的同时 酌情增加补肺气的药物, 比如麦冬、桔梗、五味子、紫苑、浙贝等 , 使宗气充沛, 气机舒畅。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五脏的重要性, 更要认识到邪气在疾病的发病过程中, 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力。
1、祛风
风者可分内风和外风, 亦有虚实之别。肝阳化风之眩晕, 高血压者可见烦躁易怒, 失眠多梦, 面红口苦, 脉弦滑, 舌苔黄腻。
肝为风木, 体阴用阳, 性刚, 主升动, 情志郁结则化火生风, 风火相煽, 夹痰扰巅顶发为眩晕。给予羚羊饮子加天麻、紫贝齿等;
若外感风邪, 犯至巅顶, 发为眩晕, 川芎茶调散 加减治疗, 亦辨证加入 虫类药取搜风通络 之功,临床中注意熄风通络化瘀的治疗。

2、化痰
眩晕之病多因肝风夹痰, 上扰清窍。若急则治标, 眩晕衰其大半效果显著,以 眩晕汤 加减治疗眩晕病, 其包括石决明35g, 赭石35g, 夏枯草30g, 半夏15g, 泽泻20g, 茯苓15g。1剂/d, 分3~4次口服。
此方对高血压病有 迅速终止眩晕 的疗效, 临床中运用药理的研究, 对疾病也会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
方中前三味平肝取制风止动之功, 半夏降逆祛痰, 泽泻、茯苓可利小便, 有利风痰下行, 秒在上病治下之功。组成虽简, 但疗效显著。
眩晕因痰湿夹热, 肝阳浮动, 治以 天麻半夏汤、温胆汤 为主, 佐以平肝潜阳之药。

3、补虚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忧思劳倦, 年老久病均可致脾虚不运, 脾气虚则脾阳不升, 血虚则脑失所养, 清窍无以濡养, 则为眩晕。用 干姜、甘草 , 治疗中焦正气不足, 临床中效果显著。

以上用药供您参考,具体用药需要临床医生辩证指导!

2022-08-04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5:53: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 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可采用多种方法,包括中药方剂和食疗等。5. 白矾治疗:使用白矾60克,米泔水一大煲,煮热至白矾溶化后,乘温浸双足,对于体瘦病人使用米泔水更为适宜。6. 涌泉穴敷贴:将桃仁、杏仁、桅子、胡椒和糯米等药材捣烂,加鸡蛋清调成糊状敷贴于足心涌泉穴,每天一次,每次敷一个足...

  • 邓铁涛教授指出高血压由肝失条畅,出现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虚痰浊证型,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易怒、失眠多梦。临证治予石决牡蛎汤、莲椹汤、肝肾双补汤合赭决七味汤,辅以浴足方。董建华教授提出高血压病主以平肝潜阳,勿忘清肝泻火、疏肝降逆,若患者出现眩晕欲倒者加天麻,口渴...

  •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白矾浸足法:方剂:白矾60克,米泔水一大煲。制用法:将白矾煮热至溶化后,乘温浸双足。疗效:降压效果显著,但需注意用米泔水煮溶白矾效果更佳。中药敷贴涌泉穴法:方剂:桃仁、杏仁各12克,桅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制用法:捣烂后加鸡蛋清调成糊状,...

  • 七子汤由决明子、枸杞子、菟丝子、金樱子、沙苑子、女贞子和桑葚子组成。此汤能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高血压,同时有滋肝补肾的功效。莲须山药 莲须、桑葚、山药等药材与钩藤、地龙和女贞子一同熬煮,对肝肾阴虚引起的高血压有显著改善作用。金银花菊花茶 金银花和菊花用开水冲泡后饮用,连续服用一个月即可治...

  • 2. 龙胆泻肝汤 药方组成: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等多种药材组成。功效:可清肝泻火、利湿通淋。主治:适用于肝火旺盛型高血压,症状有头痛、目赤、口苦等。用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3. 镇肝熄风汤 药方组成:包括怀牛膝、代赭石等多种药材。功效:可平肝熄风、滋阴潜阳,并镇静安神。主治:...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