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完肌肉会产生什么反应?

针灸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针灸主要通过把针具刺入人的身体里的方法来治疗疾病,针灸是一种针对身体上的穴位进行刺激治疗的方法。针灸是属于中医的一种。针灸能有效的让发生疾病的经络得到疏通。

针灸后肌肉的一些反应:
1、经络有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
2、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温通子宫功能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3、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4、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
6、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
7、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8、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
9、针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0、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1、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2、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
13、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
14、肌肉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5、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不宜针灸的人群:
1、 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

3、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4、白血病人群不适宜针刺等。

针灸时注意事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昆仑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2017-05-18
对肌肉没什么不良反应的。最多是内部有点出血,这种出血在吸收过程中可以说是良性的刺激,有利于调节免疫功能。
可以使局部紧张的肌肉放松,改善血供,进而治疗颈椎病,腰痛等。

2015-04-19
1.可以使局部紧张的肌肉放松,改善血供,进而治疗颈椎病,腰痛等。对肌肉没什么不良反应的。最多是内部有点出血,2.这种出血在吸收过程中可以说是良性的刺激,有利于调节免疫功能。2017-07-01
对肌肉没什么不良反应的。最多是内部有点出血,这种出血在吸收过程中可以说是良性的刺激,有利于调节免疫功能。
可以使局部紧张的肌肉放松,改善血供,进而治疗颈椎病,腰痛等。
2017-07-14
酸麻胀痛2015-04-17
麻2015-04-15
酸麻胀痛2015-04-17
mcxzy 阅读 63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5:42: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因为针灸是一种有创操作,并不是完全无创的,针扎到肌肉或者筋膜、血管上会产生很轻微的出血以及炎症反应,而出血和炎症反应代谢出现的就有酸疼的感觉,所以不用太担心,三天后都会自行缓解。另外因为三角肌的支配是腋神经,腋神经是在肩关节的后方偏下的位置,如果针灸扎到了腋神经,也有可能出现三角肌部...

  • 在针灸过程中,如果针直接扎到神经上,会引起神经反应,导致臀部到脚的一根筋绷紧。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如果针灸过程中使用了电针,可能会对神经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选择合适的穴位,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扎针。关于臀部肌肉松弛的问题,这是由于针灸能够缓解肌肉紧张所...

  • 当针刺入机体之后,机体对外界异物的正常反应叫酸、麻、胀、痛。一般来说,针体可能会刺在神经干附近,所以产生麻感。酸感和胀感一般都会在肌肉附近,只有在破皮的一刹那产生轻微的疼痛。在留针时应该是胀感,叫酸、麻、胀、重,也就是一种沉重的感觉,是正常的反应。

  • 1、精神紧张:扎针时患者过于紧张,造成肌肉将针体缠住,这时如果起针刺激量较大,疼痛感、酸胀感持续较长时间,可能几个小时,如果患者敏感甚至一天、半天;2、扎针局部碰到小血管:可能造成少量出血,出血后局部肌肉里有血肿,压迫周围神经产生酸胀感;3、扎针局部针眼感染:也会出现酸、疼、不适感,...

  • 1. 疼痛与不适:针灸时使用的针可能会刺激到皮肤和肌肉,导致短暂的不适或疼痛。某些对疼痛较敏感的人可能会感到较为明显的不适感。详细解释:局部反应:在针灸过程中,由于针刺刺激,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的发红、肿胀或淤点,这是正常现象,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然消退。全身反应:部分人可能在针灸后感到...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