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哪些地方对肝好? 艾灸养肝的好处有哪些?

艾灸功效:肝俞是肝的背俞穴,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舒经理气,肝脏功能正常,则能有效分解体内毒素并协助其他脏腑将毒素排泄出去。
肝俞取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0-20分钟,亦可以用艾灸盒自己灸治。

2 .艾灸功效: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是八会穴的脏会穴,统领五脏疾病,艾灸章门能够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章门取穴: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处即是该穴。
艾灸方法: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0-20分钟。
3.艾灸太冲-调和气血柔和肝
艾灸功效:太冲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艾灸太冲能泻肝经湿热,通过经络的作用,调和气血,柔肝养肝。
太冲取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处,即为此穴。
艾灸方法:取坐姿,将脚稍往前靠,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对准穴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10-20分钟。
4.艾灸肩中俞-养肝明目解表宣肺
艾灸功效:肩中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位处肩脊中部,内部为胸腔,故能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部不适,有解表宣肺,养肝明目的功效。
对于长期劳累,姿势不当引起的颈肩运动系统疾患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也可用于治疗目视不明,瘰疬等症。
肩中俞取穴:位于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处。
艾灸方法:取俯卧位,用艾条温和灸法灸肩中俞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5 .艾灸功效: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肝失疏泄,体内毒素无 常排出,可见便秘,口臭等症,艾灸刺激本穴可疏肝健脾,理气活血,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期门穴取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期门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2020-08-31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7:22: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进行春季养肝艾灸时,可以考虑选择艾灸太冲穴、三阴交、鱼际穴、中封穴等穴位。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和情况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所选穴位。这样的调理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养肝护肝,还能提升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艾灸过程中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烫伤或造成其他不适。此外,艾灸...

  • 1 艾灸肝俞-柔肝养血助排毒 艾灸功效:肝俞是肝的背俞穴,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舒经理气,肝脏功能正常,则能有效分解体内毒素并协助其他脏腑将毒素排泄出去。肝俞取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方法:俯卧位,施灸者手拿点燃的艾条,燃端...

  • 3、春季养肝艾灸可以考虑艾灸太冲穴、三阴交、鱼际穴、中封穴等,根据自身情况不同调整学位。

  • 肝俞穴标准点位: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原理:疏肝利胆,降火,止痉,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等功效。散发肝脏之热。俞穴操作: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神阙穴标准点位:在脐中部,脐中央。取穴原理: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俞穴操作...

  • 太冲,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行间穴 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肝火的穴位。大敦穴 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也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泉眼的意思。“大敦穴”可以 *** ,也可以艾灸,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