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叫金匮,《金匮要略》,其名有何含义?

匮通柜,意为此书非常珍贵要放在金柜里面保存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急治病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华伦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2008-04-19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2:52: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金匮”一词源于古人的习俗,象征珍贵之物的妥善保管。因此,"金匮要略"寓意这部著作的珍贵且内容精要。在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背景下,百姓流离失所,书籍保存不易。尽管西晋的王叔和童新对其进行了编纂,但现存的《金匮要略》并非张仲景原作的完整版本,而是经过删减后,保留了最为珍贵的精华部分。内容...

  • 《金匮要略》之所以被称作“金匮”,是因为它不仅凝聚了张仲景毕生的心血,还包含了他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部著作内容广泛,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且每一部分都简明扼要,直击要害,因此它成为了中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动荡...

  •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

  • 金匮是古代中医学经典名著《金匮要略》的简称,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收录了大量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涉及诸多疾病和治疗方案,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匮二字寓意深远,其中“金”代表宝贵、珍贵,而“匮”则表示缺乏、稀缺之意。金匮在中医学中赋予了宝贵的含义,它包含...

  • 原名《金匮要略方论》。书籍命名:“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书籍结构: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内容涵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后世评价: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