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10-05-03 19:02:14 来自: baicai125(华夏中医论坛)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是我们很多人认可的,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了“养生”, “故智者知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里面提到的养生意思更为具体,更能让人有直接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点:“顺四时而适寒暑”,这里的“顺四时”就是顺应春夏秋冬的各种变化;“适寒暑”就是说你要去适应自然界的寒热温凉,以及温差的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第二点:“和喜怒而安居处”,“和喜怒”的重点在一个“和”字上,中国人比较注重“和”这个概念。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上的活字印刷,就用非常宏大和令人惊叹的表演将中国的“和”字展示在世人面前,成为了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按我们的理解,这句话强调的是首先你要做到心态平和,如果心态不平和,那么你吃什么都是没有用的。总之一句话,“养生首务在养心”。

  那么“安居处”又该怎么理解呢?意思就是你住什么房子,比如说我今天住在一栋高级的别墅里,明天我却住的是一间陋室,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无所谓,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任何居住环境。

  第三点:“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因为中国文化的本源是阴阳,实际上中医很多重要的理论都跟这个相关,或者说中医所具备的一种模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模型。这么看来,我们人体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必须有一个阴阳的平衡。因此,《黄帝内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这指的是极端的两端往中间互补,也就是下沉的阴让它升上去,向外发散的阳要让它下降或收藏,使其平衡。回过头来看“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句话,实际上说的两个意思是,其一,通过求助于医生来达到一个身体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进行阴阳调节的过程;其二,是通过自身的一些努力,以此来达到身体阴阳平衡的过程。

  养生使我们关注的,从上面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三条就是养生的基本大法。只有领会养生的真谛,才能更好的养生。祝大家养生有好法,养出精气神!2022-06-30
1、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

  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2022-09-06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2:21: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如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

  • 1. 精神康复:中医养生理论强调精神心理健康,包括心理康复、培养兴趣爱好、提升道德素养等方面。这一理念融合了中医、宗教和民间文化。2. 行为护理: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如穿着、饮食、生活习惯等。它结合了中医、宗教、民俗及艺术行为。3. 益气养生:主要通过医疗健身气功来实现内在调养。这一方法融合了...

  •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国传统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对中华民族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为中医养生基本原则的改写和润色:1. 形神共养:强调身心相互依存,协调发展。2. 协调阴阳:维持体内外阴阳平衡,预防疾病。3. 顺应自然:生活作息与自然规律相适...

  • 中医养生是一种通过各种方法来保养生命、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医事活动。这种养生方式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旨在预防疾病,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中医养生理念源自古代的精华医学,虽然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但古代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仍然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开发。《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为中医养...

  • 中医养生理论下的食养之术,是根据养生理论发展而来的,涵盖了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多个方面。它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美术艺术文化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养生体系。在行为养方面,中医提倡通过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日常生活习惯的调节来达到养生目的,...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