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艾灸哪里 艾灸用于降血压好使不

1 降血压艾灸哪里 1.取足三里,曲池穴,每穴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每周灸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2个月,可以使血压平稳降低。
2.取足三里,悬钟穴,用中等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每穴2壮或3壮,灸后形成灸疮,产生无菌性化脓刺激,1个月左右灸疮结痂脱落形成瘢痕,因此叫艾炷瘢痕灸,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而且还可以改善血液粘稠度及扩张小血管。
3.取双侧足三里,曲池穴,每穴每次艾炷灸灸5-7壮,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每天或隔天灸1次,5-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

2 降血压艾灸特效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
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刺激该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对高血压有 辅助治疗作用。

曲池穴 曲池位于人体的肘部,寻找腧穴时屈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即是曲池。
曲池系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有疏风清热,行气和血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的要穴。现代常用于降血压,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流行性感冒。

悬钟穴 悬钟位于人体的小腿未测,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悬钟为八会穴之髓会,刺激悬钟有改善脑血管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有助于降血压治疗。

3 降血压艾灸常用灸法 艾炷灸 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灸:就是把艾炷直接放在施灸部位点火。
间接灸:根据不同病情在艾炷与皮肤间放姜,附子饼,盐等中介物质,使其产生不同效果。

艾条灸 本法是利用艾条点燃后,熏烤腧穴或患处,通过温和热力来刺激皮肤,以达到治疗目的,具体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和雀啄灸。
温和灸:将艾条一段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0.5-1.0寸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灸3-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
雀啄灸:艾条燃头一段,与施灸部位并不个固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活动施灸。

4 艾条降血压好使不 艾灸与高血压病相关的经络和穴位,可产生经络及穴位本身所具有的传导感应,以纠正阴阳失调或偏盛偏衰所致的高血压病的虚实证候,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从而恢复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使增高的血压下降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正确的艾灸疗法,具有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宁心安神等作用,不但能较快改善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病症,还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小动脉,从而促使血压下降。

2022-12-01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18: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高血压患者可以做艾灸,艾灸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常用的艾灸穴位主要是足三里穴、悬钟穴和涌泉穴。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强壮身心、增强免疫、调节内分泌系统、降低血胆固醇等降血脂和降血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做艾灸时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同时每天艾灸一次就可以,在艾灸时可以将艾柱直接点...

  • 艾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高血压下降,也可使低血压升高,艾灸疗法中常使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曲池穴、涌泉血和足三里穴。对于艾灸治疗高血压的具体方法要看情况而定,比如说有些高血压热象特别明显,阴虚有热,舌头特别红,火气特别大,遇到这样的患者就最好不用灸法。因为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时灸法...

  • 1、升血压: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风府。颈部的穴位,如天柱、大椎等,均可使血压上升。由于艾灸有提升阳气的作用,使阳气上涌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2、降血压:降血压时,常针灸足底的涌泉穴,可以引热下行。气血往下可以使血压下降,尤其是长期的温和灸。降血压可能无需用艾灸,而是用艾灸贴贴在涌泉...

  • 高血压要穴一:百会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两个耳尖连线中点位置就是百会穴。艾灸百会穴可以预治头昏头痛、阳气不足、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疾病。但由于百会穴在头顶,有头发,用艾炷直接灸会很不方便,隔姜灸也不是特别方便,于是我们可在百会穴用艾条做温和灸。用手拿着艾条,在离头皮3厘米左右的...

  • 《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高血压艾灸穴位:涌泉穴。位置:足底前中1/3的交点。第2、3跖趾关节稍后处。该穴温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温灸涌泉穴,对温通血脉,促进血运有很大帮助。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脚后平卧,艾条每次1支,截成两段,由他人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