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见的治感冒中药方?

‍‍说到感冒,现如今春天是感冒的高发时节,人一旦感冒就会出现多种让人难受的状况。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种我们常见的中药方,各位朋友可以通过相应的症状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感冒发作时
一般地,感冒早期多属于风寒外感,大多表现怕冷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痛,轻度咳嗽等。
此时,可以采用荆防达表汤(药如荆芥、防风、苏叶、生姜、葱头、橘红、杏仁、赤苓)治疗,冬季感寒较重者可以选用麻黄汤(药如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治疗;
寒湿郁热者可以选用九味羌活汤(药如羌活、防风、细辛、白芷、苍术、川芎、黄芩等)治疗;
而对于风热感冒,表现发热较重(多可超过38.5°),轻度怕冷,口渴,咽喉干痛,咳嗽等症时,可以采用银翘散(药如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治疗;

如果怕冷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者,可选用柴葛解肌汤(药如柴胡、葛根、黄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甘草);
恶寒、发热、咳嗽、口渴可选用麻杏石甘汤(药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胃肠型感冒夹湿者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散(药如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厚朴、姜汁炙,苦桔梗、炙甘草、大腹皮、陈皮)治疗;
而对于老年人、小孩虚体感冒,往往可以出现气虚的症状,此时可以选用益气解表的方法治疗,代表处方如人参败毒散(药如人参、甘草、茯苓、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生姜、薄荷)、参苏饮(药如人参、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葛根、紫苏、前胡、木香、桔梗、生姜、大枣)等;
对于原有各种慢性疾病不慎感冒者,应该分别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情况分别对症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疗效的。

预防感冒
遵循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以上人群可以结合眼下时令特点,采用药膳食疗方未病先防,则可避免感冒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小孩由于体质薄弱,易于感风受寒感冒,因此可以选用以下药膳进行对症预防。
(1)黄芪防风防感茶:
取黄芪30克、防风10克、鲜生姜5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具有益气祛风防感作用;
(2)党参苏叶粥:
取党参30克、苏叶10克、生姜10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2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益气祛风、散寒防感作用。
对于原有各种慢性虚弱疾病者,由于脏腑功能薄弱,在冬季易于感寒发作,此时应该积极采用以下药膳预防。
(1)黄芪荆芥茶:
取黄芪30克、荆芥10克、鲜生姜1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补益肺气、祛风防感作用,适宜于肺气亏虚之人预防;
(2)黄精党参粥:
取黄精40克、党参30克、鲜生姜10克、红枣10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2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补益脾气、散寒防感作用,适宜于脾气虚之人预防;
(3)白芷苏叶生姜饮:
取白芷10克、苏叶15克、鲜生姜2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温胃散寒、和胃止吐作用,适宜于平素胃气虚寒、易于受凉上吐下泻的胃肠型感冒人群预防;
(4)对于既有内火、又有体虚易感之人群,就应选用既补虚、又防补而上火的性平药膳进行调养预防,比如这类人群可以选用太子参苏叶玉竹红景天炖茶:
取太子参30克、苏叶10克、玉竹15克、红景天3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气阴双补、强壮体质、祛风防感作用,适宜于内火素旺而体虚易感人群预防。
当然,春寒时节上述人群要随时注意气候变化,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居室更要保持经常通风,并保证良好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等对于预防患感也很重要。
‍‍2018-01-13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又被称为最难治愈的疾病。我崇尚古人说过的一句话,“疾虽久尤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患了流感的病人在服用了我给他开的“桂附地黄丸”后,竟然在数小时后感冒症状大为减轻,从此,我开始了应用“桂附地黄丸”治疗感冒的研究。近十余年来,我又在服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服“三黄片”,更显著地提高了感冒的治疗效果。
“桂附地黄丸”和“三黄片”均属中成药类非处方药(OTC),全国各地不同品牌的中药企业都有生产,一般药店均有销售。剂型上,“桂附地黄丸”有水蜜丸和大蜜丸两种;“三黄片”只有片剂。
感冒时两种药可按其说明书的常规剂量加倍服用。一般在感冒的初期,每3-4小时一次,一天至少服用三次;病情稳定后可每天服2次,早晚各一次。
“桂附地黄丸”的服用剂量:水密丸,如果常规剂量是每次30粒(不同的品牌标注的剂量可能不一样),感冒时则每次40-60粒左右;大蜜丸:一般常规剂量是每次1丸,感冒时可每次2丸。
“三黄片”的常规剂量:每次4片,感冒时则可以服用8-12片左右。“三黄片”有比较明显的通便作用,服用后一般在5 小时左右出现腹泻的情况,腹泻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属正常现象,一般泻后即安。出现腹泻后可减量服用,以每天大便次数不超过3次为宜,超过则减量。‍‍2018-01-13
‍‍敷热毛巾法:感冒初起,又流鼻涕,可用干净的毛巾放入开水盆中,拿出稍凉后敷于头顶,一般在晚睡前热敷10分钟为佳。
蒸气吸入法:在热水瓶中装满开水,将鼻孔置于热水瓶上方,作深呼吸10-15分钟,吸入蒸气,每日1次。
食醋熏蒸法:取食醋200-400毫升,置于火炉上关闭门窗,熏蒸半小时至1小时,可有效地防治感冒。
饮姜茶疗法:取生姜、茶叶各适量,沏茶或熬汤饮。连服3日,能减轻感冒症状,缩短病程。若加入红糖疗效更佳。
‍‍2018-01-13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2:13: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对风热感冒,治疗原则是辛凉解表。常用的中药方包括桑叶、菊花、牛蒡子、连翘、桔梗、芦根、僵蚕、竹叶、生甘草、香豆豉、薄荷、葱白等,薄荷、葱白需后下,其余药材先煮,水煎两次,总量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感冒夹湿的情况较为复杂,患者常伴有两周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痛、大便干燥等症...

  • 1. 马鞭草羌活方 - 处方组成:马鞭草30克,青蒿15克,羌活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流行性感冒。2. 板蓝根金银花方 - 处方组成:板蓝根、金银花各20克,牛蒡子、贯众、连翘各15克,淡豆豉、杏仁、荆芥、桔梗、前胡各10克,薄荷、苏叶各8克,甘草6...

  • 1. 流感,亦称流行性感冒,可通过服用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板蓝根颗粒等,或中药方剂如麻黄汤、荆芥防风汤等来治疗。2. 中成药:- 连花清瘟胶囊:由金银花、连翘、炒苦杏仁等药材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的功能,适用于治疗流感。- 金花清感颗粒:包含金银花、石膏、黄芩、连翘...

  • - 【摘录】:收录在《中国药典》一部中。2. 感冒发散汤 - 【别名】:发散汤 - 【处方】:防风、紫苏、干葛、前胡、桔梗、苍术、羌活、陈皮、川芎、白芷、香附、赤芍、细辛、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无汗。- 【用法用量】:见《仙拈集》卷一。- 【摘录】:收录在《奇方类...

  • 银翘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症状。其主要成分包括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和芦根。服用此方可以缓解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其配方的精髓在于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另一个常用的中药方剂是杏苏散。杏苏散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化痰的功效,...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