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中医调理西医治疗共治癌症的制作方法

中西医共治癌在中国渐受学者和病人接受。中医发现,癌症病人经西医切除病变肿瘤后,在接受化疗和/或电疗时,若接受中医药调理,能加强人体免疫能力,减轻副作用甚至能延长生存期。 中国近40多年来运用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被学者和病人所接受,被认为是癌症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专家说,中国传统医药学有许多关于癌瘤的记载和论述,如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有“积聚”、“症瘕”、“石疽”等同癌症相类似病变的描述。 专家说,手术切除治疗目前仍是癌症治疗的首选方案。病人一旦发现肿瘤,首先是以西医手术将肿瘤清除掉,除非病人的病情已经到了无法动手术的情况。手术清除掉肿瘤或将大部分肿瘤去除后,就能进行跟进治疗,包括化疗和放射性治疗(也称电疗)。他说:“目前中国肿瘤专家对于肿瘤治疗的基本观点是:那些有条件进行西医手术、化疗和放射性治疗的癌症病人,首先应该选择手术、化疗和电疗,以这种最有效的方法去除或是杀伤癌细胞。” 中西医治癌4进展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临床治疗经验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进展主要有四方面: 一、改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二、减轻化疗和放射性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三、提高外科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四、预防肿瘤复发转移,阻断癌前病变。 专家说,中国的中医肿瘤专家对于癌症的调理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在手术、化疗、电疗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中医治疗以帮助克服在手术、化疗、电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及对人体所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伤。 其二,若是病人在手术、化疗、电疗的同时及以后几年内长时间服用一些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调整人体阴阳、气血津液、五脏六腑平衡的中药,则可以防止肿瘤的转移,达到预防复发,延长生存期的功效。 其三,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化疗、电疗的病人来说,服用中药可以帮助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缓解病人由于肿瘤而造成的各种不舒适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适当的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手术前后以中药调理 中医对癌症调理有三方面 关于手术过程中对人体的损伤,维生轩辅助保健中心朱平医师说:“癌症病人由于手术时麻醉、出血及手术创伤,会造成病人全身虚弱,这时候如果让病人服用一些有助于益气养血的中药如八珍汤、归牌丸等,就能够帮助病人气血化生,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专家说:“手术后的禁食,特别是消化道手术后的胃肠减压,都会造成肠胃损伤,出现食欲不振、腕腹胀满、大便不通、恶心、呕吐等,这时就应用调理脾胃的中药如香砂养胃丸、健脾丸、人参健脾丸等都可以有所帮助。” 要在手术进行时辅以中医调理,具体方法是在手术前1到2星期前就开始服用中药,手术后一旦可以进食,可即刻继续服用中药。” 西医用来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有不少都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病人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减少,在大量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经常会产生副作用,由化疗药物引起的严重毒副反应和损伤还会使到患者难以承受,也常会造成病人必须中断化疗。若以中医调理能增强化疗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而运用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中药,则能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使化疗顺利完成。 专家说:“中药在提高人体的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方面别具效果。中国许多临床研究也证实中药可克服化疗造成的骨髓抑制,以及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整个化疗疗程。”
提醒您:中医调理西医治疗共治癌症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05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9:34: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天津中医一附院风湿科除采用中、西药物外,酌情辅以针灸、 *** 、热水浴、中药浴、热敷、熏洗、红外线照射、磁疗等,其效尤佳。天津医大三院风湿科采用通痹汤与甲氨喋呤(MTX)或青藤碱、氯喹和雷公藤多甙联合用药,并酌情辅以中药离子导入及六联针穴位或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各期AS35例,多获良效。提...

  • 忌大剂苦寒,轻清之剂泄热而不伤脾胃,药如黄芩、栀子、车前子、金银花、连翘;芳香之味悦脾醒胃,宣畅气机,有利于脾胃运化水湿,药如藿香、厚朴、紫苏叶、淡豆豉。湿热分消,热势渐退,继以清热化痰及健脾化痰之剂调理而安。

  • 热重者加银花、黄芩;湿重者加茯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挟食者加山楂、神曲;体虚者加黄芪、党参、阿胶。给药方法:1剂药煎2次,每次前100-150ml,早晚各1次,滴注保留 *** 。用输液管去掉针头,插入 *** 每分钟30滴缓慢滴入,保留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 药液必须川纱布滤,防止药渣堵住...

  • 中医在运用其宏观(整体观)着眼的特色,发挥其调节功能网络与功能基因的优势,将是在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中、西医的互补性,并为中西医结合展示了更广阔的天地。提醒您:研究中西医的互补性4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西医用1%阿托品或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孔。散瞳孔既可防止发生虹膜后粘连减少青光眼发生,又可解除虹膜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以减轻 *** 症状。 根据炎症部位及轻重程度,选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药物如消炎痛和抗生素治疗。前部病变较重者可局部滴激素眼药水,后部病变视病情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