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咳嗽

  对于成人来说,有痰的咳嗽,根据痰的颜色再分两类:咳嗽吐痰颜色偏白,咳嗽吐痰颜色偏黄。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针灸治疗咳嗽。

  针灸治疗咳嗽   根据中医文献记载,和大量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例分析,其发展规律可分为:①病在肺:早期患者多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等肺脏症状。②肺脾同病:一般多见于久治不愈的患者,除肺脏症状外,并有食欲不振,胸腹满闷,大便不调等症状。③肺肾同病:多见于后期患者,除肺症状外,更见喘息气逆,动则更甚,腰酸腿软,面浮肢肿等肾虚症状。最后导致喘息气促,心悸怔忡,面色无华或青紫等肺、心、肾互虚的危候。在整个过程中病情的演变,虽然错综复杂,但其总的发展过程,一般不出上述传变规律。
  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发展规律,其治疗方法不外:①治肺:即宣肺,利气,化痰,止咳等法,针灸取穴如风门、肺俞、天突、尺泽、太渊、丰隆等。②肺脾同治:根据肺脾症状表现的轻重,或侧重治肺,或侧重治脾,或两者兼顾。针灸取穴,治肺穴位已如上述,治脾穴位,如脾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等均可选用。③肺肾同治:一般常用宣上纳下的治法,宣上即展肺气,包括宣肺利气、化痰等,纳下即摄纳肾气,肾虚不能纳气以致喘息气促时用之。用穴如肾俞、气海、关元、太溪等,至于肺、心、肾互虚时,则应三脏同治,而重点在于心肾,如取心俞、厥阴俞、内关、关元、气海等,均属必要,但病已至此,则非单独针灸所能有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灸疗法,除冬病夏治伏灸法外,我们对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嘱其于每晚临睡时用艾条灸风门、肺俞、气海、足三里等穴,灸至皮肤灼热潮红为度,长期不断。不仅支气管炎可不发或少发,而且体质也由弱转强。
  风热咳嗽的食疗具体的方法   1、梨,冰糖,川贝一起蒸
  梨1个洗净,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的核后放入冰糖2~3粒,敲碎成末的川贝10粒(小儿5~6粒),然后把梨上部拼对好,也可用牙签插紧放入碗中,上锅蒸30分钟左右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儿分2次吃,有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2、煮萝卜水
  白萝卜洗净切8~10片(小儿3~5片),放入小锅内,再加大半碗水,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等水不烫了喝下,一日1~2次。
  3、烤橘子
  将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断翻动,等到橘子冒热气,橘皮发黑就烤好了,稍凉后剥去皮,吃里面温热的橘子瓣,成人一次1个,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
  4、其他治风热咳嗽的食物
  ①杮子,性寒,能清热,袪痰,止咳,但一次只能吃1~2个,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
  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热症,但适合夏天吃。
  ③枇杷,性凉,能润肺化痰,止咳,适宜吐黄脓痰的人吃。
  ④荸荠,性寒,成人4~6只(小儿2~3只)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锅中,加一碗水,大火烧5分钟即可、喝荸荠水能化痰,清热,对吐脓痰者效果好。
  注意:咳嗽期间,辛辣,容易导致上火的食物不要吃,如羊肉,狗肉,乌骨鸡,蚕蛹,鱼,虾,枣,桂圆,荔枝,核桃仁,樱桃,辣椒等。
  外感咳嗽的护理及治疗   风寒咳嗽
  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两季。寒咳表现:痰多色稀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声,易咳出,且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寒咳最大的不同就是肺中有痰,耳朵贴靠病人胸壁,令病人用力呼吸,可听到气管内似水笛哮鸣声音,病人常会有胸闷,有时需要深呼吸来补充一下氧气。严重者会有气喘的现象。这时应吃一些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一、寒咳治疗:
  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重要的是能促进排出气管内之痰,和减少气管内的分泌,可选用三拗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法夏、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口服液等。
  二、寒咳护理:
  1.夜间尽量不要开冷气睡,如开冷气应在摄氏25度左右,最好穿上袜子。
  2.不穿敞领口的上衣睡。注意保护领至肩关节部位。
2022-06-11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40: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小孩子咳嗽时,针灸疗法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需根据病因辨证施治。外感咳嗽多由风寒或风热引起,内因咳嗽则可能与肺脾功能失调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缓解咳嗽的效果。家长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孩子的保暖,避免受凉,增强体质。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最好咨询专业...

  • 中医认为,丰隆穴是治疗咳嗽和祛痰的重要穴位。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八寸,条口外一寸,腓骨前缘。此穴位具有化痰、祛湿的功效。通过针灸刺激丰隆穴,可以有效缓解因痰湿引起的咳嗽症状,改善呼吸状况,帮助清除肺部湿气,达到祛痰的目的。丰隆穴的针灸操作简单,通常采用毫针刺法。操作时,医生会先...

  • 针灸治疗咳嗽时,可根据患者的寒热症状进行辩证选穴。若患者表现为寒性咳嗽,可重点选用大椎、肺俞等穴位,以温阳散寒、宣肺止咳。若患者表现为热性咳嗽,则可选择天突、曲池、少商等穴位,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针灸治疗咳嗽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治疗时,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法,或结合灸法施治。此法旨在调节肺脏功能,恢复肺脏的清肃之气,通过肺俞穴的刺激,达到润肺调气的效果。太渊穴为肺经原穴,可补充肺脏的真气,帮助理顺肺气。三阴交穴则能疏肝健脾,助于化痰止咳。内伤咳嗽多由肺阴亏虚引起,导致肺脏清肃功能受损。通过选取肺俞、太渊、三阴交...

  • 在考虑针灸治疗咳嗽时,选择合适的穴位非常重要。肺俞穴位于背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这个穴位对于调理肺部功能非常有效。天突穴位于颈部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这个穴位有助于缓解咳嗽和呼吸困难。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它对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