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

中医的脉诊是独特的诊病方法,看似神奇,了解了它的原理之后并不再惊奇,经过数千年的名医摸索,验证,积累,逐步完善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然而需学习应用者用心学习,感知之后,一步步才能走向精道。

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闻名于世,他的另一本晚年写的脉学启蒙的书《濒湖脉诀》,是集其父李言闻的脉学精髓,及前代诸多医家的脉学长项而写成。《濒湖脉学》是脉学史上的一镇室之宝,后世学习脉法多以此为准。

初学脉法,把手掌平放向上,掌后高骨,称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为寸口,阴为尺部,合称寸关尺。左手寸口是心脉,关上是肝肺,尺部是肾脉。右手寸口是肺脉,关上是脾脉,尺上是命门。

中医将脉分为二十七种,为了便于掌握和记忆,我将这二十七种脉象取一个字编了顺口溜如下:

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脉急(紧),

凌芤弦革牢濡弱,散伏动促结代细。

其实二十七种脉象就是四大脉象的细分:

浮 脉    沉脉        迟脉,  数脉

正常的脉象一般被称为平脉,是健康,身体没有疾病之人的脉象。正常脉象一般是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脉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主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浮脉

讲到浮脉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脉位浅显于皮下者浮脉,深沉于筋骨者为沉脉。

【浮脉】《濒湖脉学》中有一首体状诗说的明白: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

浮脉位置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轻地放到脉上,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重按后稍微减弱。这样的脉称为浮脉。

当出现浮脉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浮脉主表,说明病邪在经络肌表部位,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抵抗,脉气鼓动于外,指下的脉是浮而有力的。内伤久病体虚也可能会出现浮脉,阳气不能潜藏而浮越于外,但是指下的脉必定是浮大而无力的。这种脉多为气虚血脱的重证,属虚脉一类,不可误作外感表证。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如石沉水底。

沉脉位置较深,深沉到筋骨里。手指轻轻的摸,摸不着。要不断用力按下去,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

当出现沉脉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沉脉主里证,说明病邪在里。此时身体正气与病邪在内里搏斗,气血内困,故脉表现为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气血不足,无力统运营气于表,则脉表现为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脉的大小指的是脉搏的搏动力度。搏动有力为实脉,无力的则为虚脉。

找到脉之后,慢慢向下按,用指头感受脉的强弱与变化。按下去时,感觉脉搏跳动的有活力,有弹性,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

如果手指按在脉上感觉脉搏跳动的很没有活力,甚至加大按压力度,脉的搏动依旧无力甚至难以感受到搏动,那这个脉就是无力。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是偏弱还是偏强。

以上就是浮脉和大小脉象的相关知识。它能有效调理人体的慢性疾病和亚健康。

迟脉是指脉动跳的慢,一呼一吸仅有三次,四五次脉动是正常的,迟脉是阳不胜阴的症状,好比一个人,好静少动,如果博跳有力又是缓脉的脉象,无力是涩脉,跳动的时有停顿为结脉。病在脏。数脉是一呼一吸脉博六次或更多次,儿童数脉是正常。

数脉多数为阳热,病在六腑。

脉太强,病生于外,太弱,病生于内,

一年四季,同一个人有不同的脉象

春天弦脉,夏天洪(浮脉有力),秋天浮脉(毛脉),冬天实脉。春天若是秋天的脉象,死在天干地支属金的日(金克木)。如庚申日,辛酉日。2022-06-05
mcxzy 阅读 33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5:01: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诊脉,通过手指在患者手腕脉搏处感知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医生则运用轻、中、重三种力量,以此辨别脉象的不同。中医脉诊源远流长,早在扁鹊时代便已采用,古代《内经》中记载了21种脉象,经过历代发展,现已记录30余种。历代医家高度重视脉诊,将其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用来识别病因、分析...

  • 1. 浮脉:轻取即得,重取不应,多为表证。2.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多为里证。3. 迟脉:一息不足四至,多为寒证。4. 数脉:一息五至以上,多为热证。5. 虚脉:无力而空,按之松软,多为气血两虚。6. 实脉:有力而长,按之胀满,多为实证。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脉诊的基本知识和常见脉...

  • 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疗疾病时常用的手段,而脉诊在这些方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通过脉诊,能够判断患者的气血阴阳水平,这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脉诊主要分为三部九候,通过观察脉搏跳动的力度、频数以及脉动部位的深浅来进一步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脉诊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临床症状来进行综合判断。三...

  • 中医在进行脉诊时,通常先确定关脉的位置。具体操作是,首先将中指的指尖置于掌后高骨内,即掌后高骨的凹陷处,这是关脉所在。接下来,将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放置在寸脉和尺脉的位置。寸脉位于腕部前方,尺脉则位于腕部后方,两者之间是关脉。在确定了脉位后,中医师会进一步观察脉象的浮沉和缓急。浮脉是...

  • 中医诊断方法中,望闻问切是基本的四诊法。其中,切脉主要是用来验证前三种诊法的结果。当病人身体状况特殊,如寒极生热时,仅凭望诊和问诊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判断,这时脉诊便显得尤为重要。切脉时,医生会感受到热脉,如浮脉、数脉等,这些脉象提示病人可能处于热证状态。然而,单纯依靠脉诊来诊断疾病是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