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可以采取中医针灸作为中风的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症状表现,辨证治疗,从根源上解决后遗症。1、症状:中枢性面瘫,患者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侧,口角流涎。取穴:太阳、四白、风池、地仓、颊车、合谷。太阳可沿颧弓内缘进针,向颊车透刺。四白可直刺触及骨孔,有放电感出现。风池可刺向结喉,深达1.5~2寸。地仓与颊车可相互透刺。2、症状:失语,患者不能回答问题或听不懂问话,不能讲话,不能正确叫出物品名称。取穴: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通里、天柱、廉泉。上星与百会可互相透刺,金津、玉液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胀感直抵舌根。3、症状:上肢不遂。早期软弱无力,后期上肢拘挛,患肢不能自由屈伸。取穴:极泉、尺泽、合谷、肩 、曲池、外关。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4、症状:下肢不遂。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内翻,足掌不能着地。取穴:委中、阴陵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陵泉、解溪、丘墟、照海。针环跳、委中、三阴交时,均应使针感传至足。丘墟可透刺照海。余穴可施平补平泻法。5、症状:便秘。取穴:天枢、丰隆、水道、归来,均取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留针20分钟,每间隔5分钟,运针1次。尿失禁 取穴:关元、气海、太溪、阴陵泉。关元、气海施以毫针补法,可加灸,太溪宜用补法。阴陵泉宜用泻法。尿潴留可参照本组穴,加取中极,但诸穴均不宜针刺过深,防止损伤膨胀之膀胱。2013-12-11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中风后遗症通常包括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中医认为,中风多因体质虚弱、阴阳失衡、气血逆乱、痰瘀阻滞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会导致脉络阻塞,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久之则导致肢体功能受限,出现枯瘦和麻木等症状。中医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会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心肾阳...
临床上中风后遗症主要有风火上扰型、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阴阳两虚六种证型。具体辨证方法如下:1、风火上扰型:常为新发病,患者除中风的常见症外,多有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的表现;2、风痰瘀阻型:患者除中风的常见症外,多伴有头晕目眩、舌质暗,苔白腻等症...
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方法,具体如下:1、气虚血瘀型症候,常见症状是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舌质是暗淡,舌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细缓或细悬。治法是益气活血、扶正祛邪,方药予以补阳还五汤加减;2、肝肾阴虚型证候,常见症状是半身不遂、...
耳针疗法:在耳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或压豆,以调节全身脏腑功能,辅助治疗中风后遗症。 腹针浮针疗法:利用特制的腹针或浮针在腹部或相应部位进行刺激,达到治疗目的。 脐针疗法:通过在脐部进行针刺,以调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有助于中风后遗症的恢复。2. 中药治疗 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选择...
临床上中风后遗症主要有风火上扰、痰瘀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阴阳两虚五种证型。具体辨证方法如下:1、气虚血瘀型:老年人易出现,表现为无食欲、面色苍白、不喜言语;2、风火上扰型:多为新发病,有烦燥易怒表现,以年轻女性居多;3、阴阳两虚型:有长期慢性病史,可突发中风;4、痰瘀阻络...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全国哪里有著名的针灸中医? 24次阅读
- 为什么有的人人中只有一条线 10次阅读
- 华佗的励志小故事 6次阅读
- 脑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 18次阅读
- 中医能治好脑中风吗? 15次阅读
- 脑中风患者中医治疗怎么样? 2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