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文献的积累,加快了针灸学的传播与发展进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公元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行。公元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南宋的针灸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重视实践经验,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著名医学家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在元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 解》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这个时期长于针灸的名医很多,著作也颇丰富,《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膏肓腧穴灸法》等书问世,标志着针灸在各科的深入发展。南宋初期的席弘,世代皆专针灸,传世的《席弘赋》特别讲究刺法。同时的窦材著《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灸法,每灸数十壮乃至数百壮。当时还有杨介、张济亲自观察尸体解剖,主张用解剖学知识指导针灸取穴。金代何若愚与撰《子午流注针经》的阎明广,提倡按时取穴法。金元名医窦汉卿既推崇子午流注,又提倡八法流注,按时取穴,他所编撰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2019-11-27
宋元时期针灸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针灸的发展历史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
医药学成就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天文学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的又一重要成果,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对浑天说进行了说明并创制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历法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历法体系,西汉编制的太初历,对于后世的历法建立了楷模;南北朝时期编制的大明历,首次把岁差的概念引入历法。对于推算太阳所在宿度和节气的精度,有重要作用;东晋虞喜...
我国古代的重要科技成就包括髹漆、琢玉、养蚕、缫丝、块范法、竹子栽培、茶树栽培、以生铁为本的钢铁冶炼技术、分行栽培(垄作法)、青铜弩机、叠铸法、针灸、造纸术、胸带式系驾法、温室栽培、提花机、指南车、水碓、新莽铜卡尺、扇车、地动仪、翻车(龙骨车)、水排、瓷器、马镫、雕版印刷术、转轴舵、...
医学领域,王惟一发展了针灸学,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和苏洵父子的文学才华,以及苏小妹的机智,构成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风景。吃枣挂钱的故事,承载了民间的智慧和习俗。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科学巨著,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科技成就。晏殊的家书,展现了文人的家国情怀。韩亿的杖子教育,传递了家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郑州针灸减肥多少钱广告请闪人 24次阅读
- 出血热与伤寒的主要症状区别? 3次阅读
- 杨继洲是哪个朝代的针灸大师,杨继洲是哪个朝代的针灸大师 23次阅读
- 华佗与曹操是一个年代的吗 47次阅读
- 赞美针灸大师的诗句 30次阅读
- 我国古代针灸三圣? 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