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定位的数学原理是什么?

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四种
  1 体表标志法
  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固定标志是指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例如: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定阳陵泉;三角肌止点部定臂臑;眉头定攒竹;两眉之中间定印堂;两乳头之中间定膻中等;活动标志是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例如: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曲池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2 骨度折量法
  此法是以体表骨节为标志,将全身不同的部位规定成一定的长度或宽度,再等分折量的定位方法,因此法是等分折量,因此不论是男、女、老、幼、高、矮、胖、瘦都很适用。常用的骨度分寸列表如下:

“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表 说明书
头 面 部
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后发际不明时及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眉间(印堂)→后发际正中→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额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两乳突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 腹 胁
部 胸骨上窝→胸剑联合中点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穴的纵向距离
胸剑联合中点→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第11肋游离端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肩胛骨内缘→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肩峰外缘→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腋前后纹头→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肘横 纹(平肘尖)→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 肢
部 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胫骨内侧髁下方→内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转子→腘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阴经经穴的纵向距离( →腘横纹相当14寸)
腘横纹→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阴经经穴的纵向距离
  3 指寸定位法
  这是指利用患者本人手指的宽度以量取腧穴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见'图表')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患者手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
  在具体取穴时,医生应当在骨度折量定位法的基础上,参照被取穴对象自身的手指进行比量,并结合一些简便的活动标志,以确定经穴的标准部位。
  4 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2020-10-2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1:12: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过穴位定位进行解剖后,发现小腿上的胃经所有穴位的地层均停针于腓骨和胫骨之间的骨间膜上,这是一种结缔组织,以往对它的了解仅止于是人体组织之间的连结功能。于是小组将该片骨间膜割下来,送到物理实验室,用质子加速器进行分析,发现有七种元素钙(Ca)、磷(P)、钾(K)、铁(Fe)、锌(Zn...

  • 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症等方面。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

  • 《黄帝内经》的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

  • 其原理是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如根据人的手形、指甲、掌纹、指纹、指节纹、手掌 软硬及手掌气色等,采取望、摸、推、压、点、掐、按等方式获得病情信息。掌纹诊病主要分为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也有将手纹、手型、气色形态、皮纹、指甲综合研究得出结论。

  • 在《黄帝内经》中,《灵枢》:经脉篇、经别、经筋,更加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了经络学;《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论等篇,论述了针刺器材的制备;《素问》:气穴、气府、骨空、水热穴等各篇,论述了腧穴分布;《灵枢》:九针十二原、邪客等各篇,论述了持针法则;《素问》:八正神明、离合真邪等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