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健脾利湿按摩脊中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脾胃不舒服,那么老年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生活中,作为子女,我们要时刻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中医养生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按摩穴位、针灸等都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养生办法,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出了问题,都喜欢采取中医的方式来调理。

   补益脾胃之法 刺激脊中穴
  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脾胃是很容易受损伤的脏器。中老年人如果平时生活不规律,大吃大喝,或饥一顿饱一顿,或者平常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量饮酒,或劳累过度,这些因素都很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进而影响到消化吸收功能。按摩脊中穴,具有很好的健运脾胃的作用,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都可以通过刺激脊中穴来解决。
   【脊中穴养生功效】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脊中穴有什么作用和养生功效,那么我们为大家来做详细介绍吧。脊中穴具有健脾利湿、止痉宁神的功效。脊中穴主治腹泻、痢疾、痔疮、脱肛、便血;小儿疳积;黄疸;癫痫;腰脊强痛、增生性脊柱炎等,由此可见,脊中穴的养生功效是非常多的,我们在这里主要看它的调理脾胃的功效。
  【中老年人经穴养疗法】
  刺法:向上斜刺0.5~1.0寸。
  灸法:直接灸或隔姜灸3~7壮,温和灸5~10分钟。
  推拿:点按法、擦法、揉法。

   【特别说明】
  1.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脊髓。
  2.针刺时,局部有麻胀感,可传至下肢。
   【脊中穴的临床应用】
  脊中穴在临床上运用的是非常多的,具有温阳健脾、宁神镇静的作用。中老年人平常如果肠胃不舒服,可以刺激脊中穴,脊中穴适应于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运动性腹痛、痛经、胃肠痉挛、急慢性胃炎、细菌性痢疾、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腹部疼痛病症。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通过刺激脊中穴,可以帮助中老年人治疗腹痛,大多人群会在5分钟内就可以缓解腹痛,甚至腹痛会完全消除或者减轻,刺激脊中穴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确切、简便易行、无副作用而又不影响进一步诊治等优点,因此,受到了众多中老年人的喜爱。
2022-10-11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0:05: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脊中穴也叫神宗穴,具 置在背部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中医认为脊中穴具有健脾利湿、宁神镇静的功效,按摩脊中穴可以缓解治疗风湿痛、腰腿疼痛、腰脊强痛、腹泻、腹胀、小儿疳积等问题。脊中穴有温补脾肾之功,主治泄泻、腹满、厌食、痔疮便血、小儿脱肛、黄疸、癫痫,脊中穴还有很好的健运...

  • 健脾利湿:脊中穴属督脉,位于下背部,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以健脾利湿,有助于改善脾失健运导致的水湿内停症状。疏肝利胆:脊中穴还能疏肝利胆,对于肝胆湿热、胆汁外溢引起的黄疸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中焦气机阻滞:脊中穴可治疗中焦气机阻滞引起的消化不良、食积等问题,尤其对于小儿疳积有较好的疗效...

  • 俯卧或正坐,在背部,人体脊柱为21椎节,脊中在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脊中属督脉,位于下背部近干批准,故可健脾利湿,疏肝利胆,治疗中焦气机阻滞,食积脾弱的小儿疳积,脾失健运,湿流肠间的腹胀泄泻,及肝胆湿热,胆汁外溢的黄疸。该穴还可通调督脉,升提阳气,治疗脱肛。督脉行于脊中,上贯入脑,...

  • 11 脊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脊中穴具有健脾利湿、宁神镇静的功效。脊中穴有健脾利湿、解痉固脱作用[1]。脊中穴有温补脾肾之功,主治泄泻腹满,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儿脱肛,黄疸,癫疾,痫证,腰脊强痛。脊中穴与悬枢功用略同。[3]12 脊中穴主治病证 脊中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脊疾患:如急性...

  • 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脊中穴刺灸操作手法 操作方法:俯卧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功能:健脾利湿,镇痉固脱。主治:黄疸,痔疾,泄泻,脱肛,小儿疳积,癫痫,肝炎,肠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