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的五输穴的简介

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腧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输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出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2016-05-18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5 21:2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理论中,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上的五个特定穴位,它们分别对应井、荥、输、经、合五个不同的穴位类别。井穴位于四肢末端,是十二经脉之气的起点,犹如泉水初涌,故名井穴。荥穴则位于掌指关节或趾间关节的前缘,是十二经脉之气流注之处,犹如泉水流注,故名荥穴。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是经脉之气的...

  • 五输穴,医学界中的独特概念,由井、荥、输、经、合穴组成,每条经脉均具备这五类穴位。高明的医者,只需熟练运用五输穴,便能在临床实践中应对各种疾病。而相对不那么高明的医者,则可能因误操作而使患者痛苦不堪。让我们逐一探讨五输穴的奥秘。首先,我们以“井荥输原经合歌”作为线索,从四肢末端...

  • 五输穴包括井、荥、俞、经、合,它们位于四肢远端,命名源于其在经气流经过程中的特性。“井”穴象征地下泉水初出,是经气的起点,适用于气机郁滞、心下满的病症。阴“井”木内应肝,可抑木扶土;阳“井”金内应大肠,促进气机流通,故可治疗心下满。“荥”穴比喻小水流成流,是经气流过之处,...

  • 五输穴,作为中医经络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人体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分布的五个关键穴位。它们分别是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和合穴。这些穴位按照从四肢末端到肘膝关节的方向排列,与水流从细小到汇聚的过程相类比,体现了经气从浅层向深层流注的特点。井穴,位于四肢末端,如同水流的源头,象征着...

  • 肾经五输穴:肾脏的守护者 足少阴肾经,作为养肾的基石,起始于足底的涌泉穴,终止于俞府穴,共27穴,对非专业人士来说,记忆起来并非易事。然而,五输穴的存在,让养肾之路更加简单。《黄帝内经·灵枢》中,将五输穴定义为:“井、荥、输、经、合”,分别对应涌泉、然谷、太溪、复溜和阴谷五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