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可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一)主治病症
手少阳三焦经共有23个腧穴(图8-76),主要治疗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及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
(二)腧穴歌诀
二十三穴手少阳,关冲液门中渚旁,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长,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堂,天牖翳风瘈脉青,颅息角孙耳门乡,和髎前接丝竹空,三焦经穴此推详。
(三)腧穴
1.关冲(井穴)
[取法]在无名指尺侧,约距指甲0.1寸处取之(图8-76)。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昏厥。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2.液门(荥穴)
[取法]在手背侧,第四、五手指指缝间,当掌指关节前的凹陷中取之(图8-76)。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疟疾。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3.中渚(输穴)
[取法]在手背侧第四掌指关节的掌骨间,当液门后1寸,握拳取之(图8-76)。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手指不能屈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4.阳池(原穴)
[取法]在手背横纹上,当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中取之(图8-76)。
[主治]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消渴、疟疾;腕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图8-76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5.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取法]在阳池上2寸,当桡、尺两骨之间取之(图8-77)。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上肢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6.支沟(经穴)
[取法]在阳池上3寸,当桡、尺两骨之间取之(图8-77)。
[主治]耳鸣、耳聋;便秘;落枕、胁肋痛;热病。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7.会宗(郄穴)
[取法]在阳池上3寸,支沟穴的尺侧,当尺骨桡侧缘取之(图8-77)。
[主治]耳鸣、耳聋;癫痫;上肢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8.三阳络
[取法]在阳池上4寸,当桡、尺两骨之间取之(图8-77)。
[主治]耳聋、暴暗、齿痛;上肢痹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9.四渎
[取法]在肘尖下方5寸,当桡、尺两骨之间取之(图8-77)。
[主治]耳聋、咽喉肿痛、暴喑、齿痛;上肢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图8-77

10.天井(合穴)
[取法]在尺骨鹰嘴后上方,屈肘呈凹陷处取之(图8-78)。
[主治]偏头痛、耳聋;瘰疬;癫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1.清冷渊
[取法]在肘上1寸,伸肘举臂取之(图8-78)。
[主治]头痛、目痛;上肢痹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12.消泺
[取法]在尺骨鹰嘴与肩髎穴的连线上,当臑会与清冷渊连线中点取之(图8-78)。
[主治]头痛、齿痛;项强、肩背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3.臑会
[取法]在尺骨鹰嘴与肩髎穴的连线上,肩髎穴下3寸,当三角肌后缘取之(图8-78)。
[主治]瘿气、瘰疬;上肢痹痿。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4.肩髎
[取法]在肩峰后下际,上臂外展平举时,与肩髃后约1寸的凹陷处取之(图8-78)。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
[刺灸法]向肩关节直刺1~1.5寸,可灸。
图8-78

15.天髎
[取法]在肩井与曲垣连线的中点,当肩胛骨上角处取之(图8-79)。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急。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图8-79

16.天牖
[取法]在乳突后下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天容穴与天柱穴的连线上取之(图8-80)[主治]头痛、目痛、耳鸣;瘰疬、项强。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图8-80

17.翳风
[取法]在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的凹陷中取之(图8-81)。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斜、牙关紧闭、齿痛;颊肿、瘰疬。[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18.瘈脉
[取法]在乳突中央,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下1/3折点处取之(图8-81)。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风。
[刺灸法]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19.颅息
[取法]在耳后,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1/3折点处取之(图8-81)。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风。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0.角孙
[取法]折耳,在耳尖尽端所指处,颞部入发际处取之(图8-81)。
[主治]颊肿、目翳、齿痛;偏头痛、项强。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21.耳门
[取法]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处,张口取之(图8-81)。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刺灸法]张口,直刺0.5~1寸,可灸。
22.耳和髎
[取法]在耳门前上方,平耳廓根前,鬓发后缘,当颞浅动脉后缘取之(图8-81)。
[主治]头痛、耳鸣;牙关紧闭、口。
[刺灸法]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
23.丝竹空
[取法]在眉毛外端的凹陷处(图8-81)。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齿痛;头痛、癫狂痫症。
[刺灸法]平刺0.5~1寸。
图8-81

2019-08-05
mcxzy 阅读 93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2:45: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手上三焦经循在肘、臂、背、肩,按揉这个穴可以治疗这条经脉循行路线上的酸楚、疼痛、活动不利。再有,按揉这个穴可以治疗头疼、耳聋、耳鸣以及咽喉不利,对于五官科的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 手少阳三焦经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头晕耳鸣、关节疼痛。1、小便不利:通过对少阳三焦经按摩能够促进经络的循环,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调理脏腑的效果,能够用于减轻小便不利的症状,尤其是在平时伴随着明显的排尿困难及排尿疼痛等症状,可以通过对该穴位进行按摩改善,另外也可以减轻肾炎引起的遗尿以及水肿等情况。

  • 如常见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重听,还有手部疾病,肘关节疾病、肩关节疾病、背部疾病,都是经脉所过之处,所以都能治疗相关疾病,因为少阳三焦经、阳经都可以治疗热病,所以像咽喉肿痛、麦粒肿还有红眼病,有泻热的作用,都可以治疗。主要是五官科疾病,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最大优势是可以治疗耳朵方面...

  • 阳池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位置在腕背的横纹中。主要可以治疗头痛、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的疾病;也可以治疗手腕疼痛;还可以治疗消渴,就是糖尿病。还可以治疗腕关节炎、前臂疼痛麻木、麻木性的疾病,临床中常与外关和曲池等配伍治疗。

  • 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颈部,耳垂后,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处。翳风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部的疾病,如耳聋、耳鸣、头痛、牙痛、口眼歪斜、齿痛、面神经麻痹等。可用双手中指点揉翳风穴,每次3-5分钟,具有聪耳通窍,散内泻热的作用。也可针灸治疗,配伍穴位有地仓、承浆、水沟、合谷,...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