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艾草灸穴位

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 不感烧灼为度。 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纱隔层上,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2014-04-28
先要知道艾炷的规格 小炷如麦粒大 中炷如半截枣核大 大炷如半截橄榄大炷高1cm 炷底直径1cm 艾炷无论大小,直径与高度大致相等 制法:小炷可先将艾绒搓成大小适合的艾团,夹在左手拇食指腹间,食指在上,拇指在下,再用右手拇食指将艾团向左挤压,即可将圆形艾团压缩成上尖下平的三棱形艾炷,大中炷须将艾绒置于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将艾绒捏成上尖下平的圆锥体即可,我做的时候就是想着把它弄成大小合适的圆锥体就行了,艾绒就去药店买那种现成的艾条就行了。 艾柱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 【功用主治】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 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 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 汁又杀蛔虫。 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 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 长服止冷痢。 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 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或炒热温熨。2014-04-28
在中医上经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薰,吸进体内的艾草味道,可通畅全身的气血,让血液循环变得更好。而一个人的气血通行无阻,免疫力自然提升,即可远离"邪气"如感冒、病毒。 艾叶,性微温、味苦、无毒、有香味,可制煎剂,对女性月事不调、吐血、下痢、妇科大量出血有止血作用,既安胎也治不孕,如拿它煮水洗澡可治妇女阴部皮肤病,以艾叶炖鸡或猪肉,则有治妇科病作用。不过,医生也强调,在中医上,艾草适用于寒性疾病者如手脚易冰冷等,不适合体质易上火的人使用,比方说,经常口干、口苦、脸热、便秘、口破、痔疮、阴虚阳亢、烦躁汗多、咳嗽、吐血等都不宜,以免病情加剧。2014-04-28
艾叶捣碎,去渣,取绒,在疼痛部位,可以隔盐灸,隔姜灸,瘢痕灸等等,根据情况不同,进行方式采纳2014-04-27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05: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一、穴位艾灸 穴位艾灸是常见的一种使用方法。只需点燃一根艾灸条,将其放在距离穴位约三厘米的地方,每个穴位艾灸约十分钟左右。在艾灸过程中,只要感觉到发热和轻微的红晕,同时没有灼痛或皮肤烧伤的感觉即可。这种方法包括温和灸、回旋灸以及雀啄灸等多种方式,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舒适度进行调整。第二...

  • 使用艾草进行熏灸时,首先需要将其点燃。将艾草点燃后,可以将点燃的一端对准需要治疗的部位,保持适当的距离,确保患者感受到的是适度的温热感。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艾草的热量传递到患处,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除了直接使用艾草熏灸外,还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将艾草放置在姜片上,...

  • 一、艾炙法:传统中医疗法的珍品 艾炙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使用炙热的艾草直接熏灼或按摩患处。这种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改善气血不畅等问题。艾炙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疾病。使用艾炙法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烫伤皮肤。二、艾灸法: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艾灸...

  • 肚脐艾灸的操作方法:步骤1:先按「足叁里」的穴位。步骤2:利用艾草来熏脚部「叁阴交」的穴位约叁至四分钟。步骤3:然后熏肚部中间的「神阙」穴位。步骤4:边熏肚脐附近「气池」的穴位,再一边利用茶花籽油和迷迭香香薰油,从小腿至大腿位置作推拿,过程为15分钟。然后再做另一支脚。步骤5:以拳头...

  • 艾草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艾绒,再进一步制成艾条。使用时,只需点燃艾条,然后根据不同的艾灸方法进行操作。直接灸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即直接将艾条放置在不适处,离皮肤2-3厘米,进行艾灸。回旋灸则是将艾条在穴位上方2-3厘米附近顺时针画圆,再逆时针画圆,以达到温热刺激的效果。雀啄灸则模仿小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