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感冒的手法、穴位有哪些??

普通感冒这
种常见疾病,运用中医推拿按摩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普通感冒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
热等。一般来说,普通感冒主要因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病程较短且容
易痊愈。在冬春之际,主要兼夹寒邪,而出现无汗、头痛、流清鼻涕、
喉痒、咳嗽、痰稀色白、穿衣烤火亦有冷感等风寒感冒的症状,也有
的是因风寒失治、病邪从寒化热,出现如发热重、出汗、头涨痛、咽
喉肿痛、流浊涕、咳嗽、咳稠黄痰等症状。此为化热型普通感冒。选穴
风寒型应祛风散寒、解表宣肺。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任脉之腧穴,配以相关腧穴。取穴有中府、风
门、风池、风府、肺俞、合谷、太阳、迎香、肩井、印堂。化热型应疏风散热、解表清肺。外加大椎、曲池、天突、膻中等穴。基本操作方法
风寒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拿按合谷、外关,以
人体出汗为度,然后用力拿捏风池、肩井,依次按揉中府、风门、风
池、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2分钟),接着再按揉上背部1~2分钟,
最后拿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1~2遍。
化热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然后从肩部沿手阳明
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向手指末端拿揉1~2遍,重点按揉曲池、尺泽、
外关、合谷、鱼际,拿揉风池,再着力按揉中府、天突、膻中,拿捏
肩井,按摩上背部1~2分钟,并点按大椎、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1
~2分钟),拍打上背至两肩5遍,并沿督脉和膀胱经从上背部向腰部拍打5遍。治疗原理
风寒型按摩印堂、迎香,分推前额,能止头痛、通鼻窍;按肺俞
与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乃俞募相配,能宣肺解表,
止咳嗽,除鼻塞;按风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可散风止咳,
除热,止头痛、项强;按揉拿捏风门、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足少阳、阳维之会),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按揉合谷(手
阳明经之原穴)、外关(八脉交会穴),可疏风清热、舒筋活络,能
加强解表之力。
化热型点按大椎(诸阳之会)能宣通三阳经气,具有良好的解热
作用;按风池可疏风散热解表;按曲池(手阳明经之合穴)、合谷能
泻肺热,除咳嗽并消除咽喉肿痛;按膻中(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天突(阴维、任脉之会)可止咳,消除咽喉肿痛。
中医推拿按摩治疗上述普通感冒,轻证3~4次即可痊愈。在操作
时当避风寒。同时,患者也要在饮食起居上注意防寒保暖,多饮开水,避免过度劳累。由于按摩治疗一般无不良反应,所以这种方法尤其适
合小孩、老人和准备孕育者。对于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减除合谷三阴交等穴!2019-11-25

2021-03-11
mcxzy 阅读 44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0: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曲池穴位置: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常用腧穴之一,风寒感冒时通过按揉曲池穴、谷穴、外关穴,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等症。2、风池穴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 普通的小儿感冒可以通过推拿来缓解症状。感冒可用四大手法:即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每个穴位100次,有疏风解表,通鼻窍,止鼻涕的作用。流鼻涕,咳嗽比较重的时候可以加清肺经100次以宣肺止咳;黄蜂入洞50次以驱风寒,通鼻窍;推肺腧以补肺止咳;如果有发热的情况,可以加清天河水、...

  • 首先介绍的是“开天门”。这一手法位于两眉正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操作时,两拇指交替从两眉正中推向前发际,称为开天门。作为起式操作24次,对于头面及眼鼻疾病的治疗可推200次左右。开天门的作用在于调节阴阳,发汗解表,祛风散邪,开窍醒脑,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头痛等症状。接下来是...

  • 如果出现风寒感冒,可以选取穴位进行推拿,可以选取风池、迎香、列缺、外关,这些都具有疏散风寒、解表的功效。一般来说,用指压推拿的方法,也就是循经取穴位以后,对上述所取的穴位进行点、压、掐、柔等等,用这样的手法来治疗风寒感冒。如果症状很重,可以用汤药配合治疗,比如荆防败毒饮加减,以及感冒...

  • 一、开天门 部位:自眉心至前发际一直线;操作:以两拇指交替自眉心向上推,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惊风等。二、推坎宫 部位:自内眉梢至外眉梢;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尾分推,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眼睛分泌物多等。三、推天河水 部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一线;操作:食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