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在中医上应按哪些穴位?

鼻炎患者穴位保健的选哪些穴位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目前对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以内服抗组胺、抗炎的药物,激素类药物临时抑制为多,如口服激素,外用软膏、乳剂、酊剂及硬膏等。但是中医对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却有着自己的特色。特别是穴位针灸按摩治疗,其简洁无损伤的特性更为很多人所接受。  首先,根据针灸按摩取穴原则,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一般取迎香,鼻通,印堂,风池,合谷等穴位。  1、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的旁开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喎,面痒。是治鼻塞、不闻香臭之要穴。  操作:用两手的大鱼际置于鼻唇沟,拇指外侧面上下搓揉,上至发际,下到地仓,按摩3~5分钟。使其发热为度,此法练习有防伤风感冒、除鼻疾之功。  2、鼻通(又称上迎香):定位:位于鼻之两侧、鼻唇沟上端尽头;  主治:鼻渊,鼻部疮疖。  操作:用两手食指螺纹面按揉鼻通1~2分钟,揉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时每日可增加3~5次。  3、迎堂:定位:在两眉头连线中点处。稍稍向上一点的凹陷处,此穴位非常重要。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鼻渊,小儿惊风,失眠,精神类疾病和高血压症。具体的操作:大拇指罗纹面顶住印堂,肘尖支撑在桌子上或躺在床上,用中指罗纹面按揉印堂穴3~5分钟,手法宜轻,带动皮下组织做旋转按揉,意会集中在印堂穴,起诱导作用。做完后局部有轻松感。  4、风池:定位:枕骨后下方两侧凹陷处,即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相平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疟疾,瘿气。 操作:四指指尖朝上,按住头部,拇指指尖按在风池穴上,作按压、旋转,3~5分钟,一天做3次。  5、合谷: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中点桡侧。  主治:鼻衄,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牙关紧闭,口眼�6�0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腹痛。  操作:一只手的手心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背,拇指压住合谷,点按、推揉,力量适中,感觉到穴位酸麻,操作1~2分钟,换另一只手操作。 我有个朋友也是 所以特意查了下 咱们都试试把2013-09-05
按摩治疗法   </B> 按摩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额窦、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鼻、肺及支气管、腹腔神经丛、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失眠点、生殖腺。   2.足外侧反射区:生殖腺。   3.足背部反射区: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胸部淋巴腺(胸腺)、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拇指推法、叩击法等。   3.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另外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内迎香穴,每日每穴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疗仪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疗作用。 具体内容详见 2013-09-05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57: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滞血淤引起的鼻窦炎,特征为持续性鼻塞,鼻涕多且黏稠,鼻内肿胀,语音声浊,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象弦细。治疗时,除了迎香、上星、印堂穴位外,还可以加入合谷、风池穴位。风热上犯导致的鼻窦炎,症状表现为鼻塞时轻时重,流涕黄稠,伴随发热、咽疼等症状。舌象红,苔薄白,脉象浮。治疗时可以选择...

  • 小儿鼻窦炎的按摩,可以按摩迎香穴50下、商阳穴50下、鼻根部20下。一般小儿鼻炎大部分和过敏有关,所以还可以按摩风市穴、血海穴、足三里穴配合治疗,通过穴位的按摩可以有效改善鼻部的血液循环,对于治疗鼻塞、流涕有缓解作用。另外,肺开口于鼻,所以如果有鼻炎可以从肺部开始治疗,按摩穴位可以按摩肺俞穴...

  • 鼻窦炎的自我按摩方法,可按摩迎香穴、合谷穴这两个穴位,两个都是很常用的穴位,可以将两侧的迎香穴、两侧的合谷穴交替按摩,5-10分钟/次,可改善患者鼻腔的通气功能,有利于鼻窦炎脓鼻涕的排出,或者也可以用两侧的大鱼际肌,顺着鼻侧内迎香位置,上下搓,同时搓着按压,也是5-10分钟/次,2-3次...

  • 鼻窦炎使用穴位疗法只能缓解其症状,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鼻窦炎。鼻窦炎症穴位疗法可以按摩迎香穴,在鼻翼双侧0.5-1cm处,通过局部按摩可以缓解鼻塞,加速鼻腔分泌物排出,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治疗鼻窦炎。因为鼻窦炎主要是由于急性炎症感染刺激所引起的鼻窦黏膜症状,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同时会...

  • 中药一般根据病人的症状去让医生开具,也有一些成药,比如藿胆丸、鼻渊通窍颗粒、鼻渊舒胶囊,这些都是治疗鼻炎的鼻窦炎药物。针灸也可以,一般取印堂、鼻通、迎香、四白、三里、三阴交、阴陵、颌骨、曲池,用这些穴位。另外,局部可以用红外线灯。如果是寒证的病人,可以用艾灸的方式,只要不过敏都可以。...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