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脉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与厥阴经互为表里。
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和脏腑三部分组成。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三焦经表示该经脉属三焦腑,胆经表示该经脉属胆腑。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三阴三阳之间组成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
一、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起于环指末端,沿手背第4、第5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日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中,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本经多气少血,亥时气血注此。
手厥阴心包经在环指末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与鼻旁。一侧23个腧穴,13个腧穴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2个腧穴分布在肩部,8个腧穴分布在头项部;起穴为关冲,止穴为丝竹空。
二、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起于目外眦,沿侧头部、身体侧部及下肢外侧下行,止于足第4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体腔支从缺盆下向胸中,联系肝、胆,沿胁里,出于腹股沟动脉处,横向进入髋关节部,与外行路线汇合下行。联系胆、肝、目、耳等脏腑器官。本经多气少血,子时气血注此。
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外侧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一侧44个腧穴,15个腧穴分布于下肢外侧,8个腧穴在髋、侧腹、侧胸部,21个腧穴。
扩展材料:
太阳经
太阳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体表,主卫外。
1、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从手走头,体表主要分布于上肢外侧后缘、肩部、面颊、目内外眦及耳中,止于目内眦,并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食管、横膈、胃、耳、目内外眦,属小肠,络心。本经是多气少血之经,未时气血注此。本经分布有19个腧穴,起穴为少泽,止穴为听宫。
2、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在内眼角与手太阳小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鼻、脑,属膀胱,络肾,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相接。络脉别走足少阴。经别别入于肛,到心,入于项。经筋结于臀,挟脊上项,结于舌本。本经首穴是睛明,末穴是至阴,左右各67个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阳经
2022-12-07
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和脏腑三部分组成。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三焦经表示该经脉属三焦腑,胆经表示该经脉属胆腑。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三阴三阳之间组成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
一、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起于环指末端,沿手背第4、第5掌骨间上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内及耳前后、面颊、日外眦等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中,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本经多气少血,亥时气血注此。
手厥阴心包经在环指末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与鼻旁。一侧23个腧穴,13个腧穴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2个腧穴分布在肩部,8个腧穴分布在头项部;起穴为关冲,止穴为丝竹空。
二、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起于目外眦,沿侧头部、身体侧部及下肢外侧下行,止于足第4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体腔支从缺盆下向胸中,联系肝、胆,沿胁里,出于腹股沟动脉处,横向进入髋关节部,与外行路线汇合下行。联系胆、肝、目、耳等脏腑器官。本经多气少血,子时气血注此。
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外侧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一侧44个腧穴,15个腧穴分布于下肢外侧,8个腧穴在髋、侧腹、侧胸部,21个腧穴。
扩展材料:
太阳经
太阳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体表,主卫外。
1、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从手走头,体表主要分布于上肢外侧后缘、肩部、面颊、目内外眦及耳中,止于目内眦,并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联系的脏腑、器官主要有食管、横膈、胃、耳、目内外眦,属小肠,络心。本经是多气少血之经,未时气血注此。本经分布有19个腧穴,起穴为少泽,止穴为听宫。
2、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在内眼角与手太阳小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鼻、脑,属膀胱,络肾,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相接。络脉别走足少阴。经别别入于肛,到心,入于项。经筋结于臀,挟脊上项,结于舌本。本经首穴是睛明,末穴是至阴,左右各67个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少阳经
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