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伤寒论医案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刘荣年医案:

刘某,男,30岁。患伤寒阴结。因冬月伤寒,误服寒泻药而成。

证见恶寒,腹胀满痛,不大便二日,脉浮大而缓。显系伤风寒中证。医家不察,误为阳明腑证,误用大黄、芒硝等药下之,殊不知有一分恶寒,即表证末罢,虽兼有里证,亦当先解其表,仲景之遣法俱在。

今因误用寒泻药,以致寒气凝结,上下不通,故不能大便,腹胀大而痛更甚矣,幸尚在中年,体质强健,尚为易治。

【方剂】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以温行之,则所服硝、黄,得阳药运行,而反为我用也。

【处方】桂枝尖3克,黑附子3克,炙甘草1.5克,生姜3克,大枣2个(去核)。

服药后,末及10分钟,即大泻2次,恶寒腹胀痛均除而痊。

【按语】伤风寒中,误用攻下,则雪上加霜,阴凝而结,则大便不通,唯宜阳药温运,则阴结方开。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正为阳虚阴凝之证而设,虽多治胸满,但本证病机与之相同,故投之规效,足见仲景之方妙用无穷也。

桂枝去芍药汤症

为胸阳不振,邪陷胸中,但未与痰、水、淤相博,且正气仍能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见胸满与脉促。

促者,速也,迫也。

促脉在这里不是指脉跳六至一止,而只是指脉跳得很快,实际上就有数脉的意思。为什么在胸满的同时会出现促脉?促脉属阳脉,邪气已经由表到胸了,心胸阳气就会起而抗邪,脉来的就快。此时胸阳之气处在不利的地位,虽然还能抗邪,脉来的还挺快的,但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桂枝汤中芍药酸寒阴柔,有碍胸满,故去之,则变阴阳调和之剂为辛温扶阳之方。据仲景用药法度,

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

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

若兼见脉微恶寒者,为阳气损伤较重,于上方中再加附子,以温复阳气。         

桂枝去芍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仅一药之差,但所治不同。

前方证之胸满,乃胸阳痹阻之谓;

后方之胸满乃胸中阳气不足所致,可见虚实之异也。

从病情程度上讲,后证重于前证,意在温经复阳之中解肌散风,忌避重伤其阳。更为具体的症状,除脉微恶寒者外,兼有手足欠温,形气怯懦,气短心悸,舌淡苔白等症。

临床中对于胸病,包括《金匮要略》中的胸痹病,如果出现了胸满,或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气短,或者咳逆,只要属于胸阳虚而阴寒之气比较盛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都是有效的。         

【临床医案】         

一、胸闷(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46岁。因患心肌炎而住院治疗,每当入夜则胸中憋闷难忍,气短不足以息,必须靠吸氧气才能得以缓解。舌质淡苔白,脉弦而缓。辨为胸阳不振,阴气内阻证。

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服药2剂后证状减轻,原方加附子6克,再服3剂后除。(《经方临证指南》1993:5—6)         

二、胸痛(刘渡舟医案):王x x,男,46岁。多年来胸中发满,或疼痛,往往因气候变冷而加剧。伴有咳嗽、短气,手足发凉,小便清长等证。舌质淡嫩,苔白略滑,脉沉弦而缓。此乃胸阳不振,阳不胜阴,阴气窃踞胸中,气血运行不利,治疗当以温补心阳,以散阴寒为主。桂枝9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6克 附子10克,连服六剂,症状逐渐减轻,多年的胸中闷痛,从此得以解除。         

三、胸满痛(刘渡舟医案):王某,男,36岁。自诉胸中发满,有时憋闷难忍,甚或疼 痛。每逢冬季则发作更甚,兼见咳嗽,气短,四肢不温,畏恶风寒等症。脉来弦缓,舌苔色白。参台上述脉证,辨为胸阳不振,阴寒上踞,心肺气血不利之证,治当通阳消阴。方用:桂枝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附于9克。服5剂,胸满、气短诸症皆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38)         

按语:胸闷或胸痛,是胸痹之主症,其病机主要是上焦心胸阳气虚弱而阴寒之气内盛,《要略》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因为胸为阳位似天空,心肺二脏居其内,营卫二气由此而得以宣发。如果胸阳不振,阴寒内凝,阳气不能布达而痹阻,心肺之气血不畅。所以,胸痹的临床表现,轻者胸中满闷,重者则见疼痛,用桂枝去芍药汤治疗有好疗效。         

  三、伤寒阴结(刘荣年医案):刘某,男,30岁。患伤寒阴结。因冬月伤寒,误服寒泻药而成。证见恶寒,腹胀满痛,不大便二日,脉浮大而缓。显系伤风寒中证。医家不察,误为阳明腑证,误用大黄、芒硝等药下之,殊不知有一分恶寒,即表证末罢,虽兼有里证,亦当先解其表,仲景之遣法俱在。今因误用寒泻药,以致寒气凝结,上下不通,故不能大便,腹胀大而痛更甚矣,幸尚在中年,体质强健,尚为易治。

用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以温行之,则所服硝、黄,得阳药运行,而反为我用也。桂枝尖3克,黑附子3克,炙甘草1.5克,生姜3克,大枣2个(去核)。服药后,末及10分钟,即大泻2次,恶寒腹胀痛均除而痊。(《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1959;73—74)

按语:伤风寒中,误用攻下,则雪上加霜,阴凝而结,则大便不通,唯宜阳药温运,则阴结方开。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正为阳虚阴凝之证而设,虽多治胸满,但本证病机与之相同,故投之规效,足见仲景之方妙用无穷也。          

【临床新用】         

一、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减生姜易干姜,加人参15g(单煎对入),山萸肉30g,用治心阳虚衰之体。   

心阳虚衰,气阴易脱,汗出肢冷,脉散或微细,法当益气复脉,回阳救逆。方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生姜易干姜。其实,该方中含有四逆、参附之义,加山萸肉者宜量大,不得<30g,充分发挥敛汗,固脱益阴的作用,若与阳刚之品相合,互得益彰。         

例:患者,男,63岁。患冠心病多年,素体肥胖,血脂过高。突然晨发,随即面白唇淡,额出冷汗,手足欠温,憋闷心慌,按脉微细,至数不齐。听诊:心音低钝,心搏无力,心律失常。测血压:60/40 mmHg。心电示:心梗缺血。

初诊:心源性休克。

辨证:心阳暴脱,脉律不整。

治法:温阳复脉,益气固脱。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15g,炙甘草30g,炮附子18g,人参20g(单煎对入),干姜15g,麦冬30g,五味子12g,丹参30g,大枣12枚(擘)。

水煎取汁400ml,分4次服,日3夜1服。药服3剂,血压脉搏接近正常,继服3剂,病情稳定。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仍按前法进行。         

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羌活、独活各15g,川芎12g,细辛5g,治寒袭肌表之肢体冷痛。风寒袭表,肢节冷痛,脉络瘀阻,痹而不通。治当温经散寒,祛风止痛。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再配羌、独活、川芎、细辛,辛散表寒,温经止痛。之所以去芍药,虑其酸寒恋邪,与寒湿痹不利,当以威灵仙代之为佳。         

例:患者,女,22岁。于秋末冬初,田间浇灌,忽然北风骤起,气温剧降,寒风袭表,周身寒战。夜半时分,头疼身痛,肢节疼痛,恶寒无汗,四肢拘急,屈伸不利。证属风寒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拟疏风和营,温经通络法,方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增味。桂枝15g,甘草12g,生姜30g,葱白3寸,大枣6枚,细辛6g,羌活15g,独活12g,防风15g,秦艽15g,川芎15g,制附子12g,威灵仙18g。水煎早晚温服。复诊:药服1剂,当夜周身微微汗出,畏寒解。继服二三剂,肢节疼痛减缓,活动自如。续服3剂,病痛若失。         

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蜀椒12g,吴茱萸10g,党参18g,半夏12g,厚朴15g,治疗中阳不振,冷饮蓄胃,引发脘胀冷痛呕逆症。冷饮蓄胃,寒伤中阳,脘腹疼痛,呕吐清水,四肢欠温,唇白舌淡,脉象弦缓。方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义在温阳散寒;加川椒者,杀虫止痛;佐吴茱萸9g,半夏10g,化饮止呕;生姜量宜大,最少不可<40g,降浊力彰;党参15g,甘草10g,大枣6枚,益气健中;诸药和用,共奏寒驱饮散,痛休呕止之效。         

四、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麻黄6g,细辛5g,半夏15g,茯苓40g,治疗肺寒喘咳,饮凌心悸,口吐痰涎等症。肺寒喘咳,饮凌心肺,倚息难卧,目为脱状,身冷畏寒,呕吐痰涎,此乃寒饮袭肺,阳虚饮停证,方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须配伍麻黄5g,细辛4g,半夏12g,温肺启闭,饮喘得缓。方中选用桂枝、生姜、茯苓、甘草等,取“温药和之”之义;心气不足,当加人参1Og(另煎对入);喘息难卧,佐苏子12g,地龙15g,白果9g;痰多面肿,配桑皮30g,石韦20g,椒目10g,效果明显。

处方

桂枝 9克(去皮);甘草 6克(炙);大枣 12枚(擘);生姜 6克(切);附子 5克(炮)

功能主治

治太阳病,误用下法后,脉促胸满,微恶寒者

用法

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调养如桂枝汤法

临床应用

【临床新用】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减生姜易干姜,加人参15g(单煎对入),山萸肉20g,用治心阳虚衰之体。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羌活、独活各15g,川芎12g,细辛5g,治寒袭肌表之肢体冷痛。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蜀椒12g,吴茱萸10g,党参18g,半夏12g,厚朴15g,治疗中阳不振,冷饮蓄胃,引发脘胀冷痛呕逆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配麻黄6g,细辛5g,半夏15g,茯苓40g,治疗肺寒喘咳,饮凌心悸,口吐痰涎等症。

【新用方义】心阳虚衰,气阴易脱,汗出肢冷,脉散或微细,法当益气复脉,回阳救逆。方取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生姜易干姜。其实,该方中含有四逆、参附之义,加山萸肉者宜量大2022-07-06
mcxzy 阅读 5 次 更新于 2024-10-06 00:31: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C

  • D

  • 价格便宜的和贵的相差很远。便宜的附子40一公斤的都有,不过据我所知,就算是药店的附子也是用过量的胆巴炮制过的,所以你现在的担心应该不是一副药要多少钱,而应该是去买至少120一斤的附子,那些才是人工用刀去皮,而不是用化学药品浸泡的廉价货。毕竟吃药是为了身体好,...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