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什以样的脉象是正常的。

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常脉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每分钟脉搏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称为有胃,神,根。其中有胃,就是有胃气,脉搏表现和缓,从容,流利;有神,是指脉搏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沉取不绝。
此外,脉象与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气候,年龄,性别,体质,劳逸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脉象也会发生某些生理变化。例如一年四季,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脉急数,青壮年脉多有力,老人脉稍弦,妇女脉象较男性脉象弱而略快;胖人脉稍沉,瘦人脉稍浮;劳力之后,饮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这些均应与病脉相鉴别。另外,少数人桡动脉走向异常,脉可不显现与寸口,如有的显于寸口的背侧,名曰“反关脉”;有的从尺部斜向手背,名曰“斜飞脉”。这都不属于病脉。2020-01-15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在切脉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胖人脉象多沉伏。

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2020-03-09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2 12:47: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是人体健康状态的体现。这种脉象在中医中表现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每分钟脉搏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尤其在尺脉处沉取不绝,被称为有胃、神、根。其中“有胃”是指脉搏表现和缓、从容、流利,“有神”是指脉搏应指有力...

  • 对于中医,脉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一个人的脉象可以反映他的身体状况。因此,一个人的脉象好,意味着他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脉象好主要表现为脉息有力,脉搏平稳,节律规律。这是一个良好的脉象表现,可以说明人体腑脏功能正常,体液平衡,身体各系统协调运作,身体内部气血状态健康平衡。保持良好的...

  • 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

  • 正常人的脉象通常表现为平和,没有过速、过缓、过强或过弱的现象。脉象的平和,是人体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的表现。中医认为,脉象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外在表现。平脉的出现,意味着人体气血充足,经络通畅,脏腑功能协调。而脉象的变化,则反映了人体内部气血的盈亏、阴阳的偏盛偏衰。通过观察脉象,中医可以...

  • 中医说的脉象和缓,是指脉象平稳、节奏均匀且力度适中,显示出身体健康、气血调和的状态。脉象和缓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理想状态。它表明心脏功能正常,气血流通顺畅,体内阴阳平衡。当中医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诊断病情时,感受到平稳和有规律的跳动,这通常意味着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具体...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