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失眠,气短乏力,怕冷还出汗,是气血不足了,3个方法能改善

辨证为气血不足所导致的心悸失眠,气短乏力,怕冷还出汗。

我就借着这位朋友,来给大家说一说气血不足这个事。

首先,我们要明白,气血不足,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气虚和血虚共同存在的症候。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又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

所以,气血不足的人,通常会有以下5种表现:

1、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或打呼噜声音响。

2、眼睛干涩,黯淡无光,有的人还会表现为呆滞,精神恍惚。

3、手脚冰凉或者出汗,略微运动也会出汗。

4、怕冷,同样的温度,总比别人穿得多,虽然怕冷,但是出汗异常。

5、四肢沉重乏力,经常是有一种气短胸闷,力不从心的感觉。

1、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失眠

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失眠,其病变在心脾。

“心”藏魂魄,主神明,却由气血所养护。若气血不足,则神游其外,也就表现为我们平时说的心悸,多梦。

而脾,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见血虚。

这类人通常常睡眠不安,通宵似睡非睡,常有噩梦,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可伴心慌等症。

治则:补脾养心。

方选:人参归脾丸加减

2、气血不足导致的怕冷还出汗

气血不足导致的怕冷还出汗,是因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而导致的营卫不和。

若营卫不固,则肌表阳气不能收缩毛孔,固守汗液。就像是门关不了了,屋子里的人自然会觉得寒冷,汗也会顺着毛孔自行溢出。

这类人通常比别穿的多,身体不发热而出汗,即使是睡觉也会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

治则: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方选:桂枝汤加减

3、气血不足导致的气短乏力

气血不足导致的气短乏力,是因为脾胃虚弱,不能为全身提供足够的能量,血液流通慢,人自然会觉得气短乏力。

气血是推动人体活动最基本的物质,若是气血亏虚,直接的表现就是气短乏力。

这一类人通常是呼吸短促,四肢沉重无力,或力不从心,就算爬几次楼梯也会喘的厉害。

治则:补气养血。

方选:人参养荣汤加减

以上就是气血不足的5个常见表现,以及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失眠,气短乏力,怕冷还出汗想对应的改善方法。

很多人问我,加减是什么意思,加减就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进行配伍。

这正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妙用和特点。2022-07-28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55: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慌、心悸、浑身无力这些症状确实可能与心气虚有关。心气虚通常是由于心脏功能衰弱引起的,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气促、胸口疼痛、全身无力、多汗、情绪不佳、失眠多梦等。具体来说,心气虚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影响供氧能力,患者可能因此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同时,心气虚往...

  • 心气虚寒,一般就是指的心阳不足,常见的表现是心慌、心悸,有的时候会出现心律失常、早搏或者心律不齐等。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怔忡的表现,也就是容易胆小、怕事,受不了一点惊吓。之所以出现这些表现,就是由于心主神志、心藏神所导致。同时汗为心之液,还会表现为出汗过多、气短、乏力,有的人还会表...

  • 平时可以服用益安宁丸,益安宁丸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

  • 此外可能还有其他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比如患者有乏力、头晕、烘热、汗出、失眠等问题。通过器质性检查,比如做心脏、冠脉造影,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均没有存在器质性的心脏问题,此时属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上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给予药物,比如患者心慌时给予小剂量的 进行治疗。

  •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症状包括精神易兴奋、情绪症状、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内脏功能紊乱等。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或换气过度、濒死感,同时伴有乏力、头晕、多汗、失眠等症状。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纳呆饱胀感、呃逆、腹部不适、肠鸣以及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治疗...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