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气血是什么

中医气血与今日我们理解气血不同,有本质区别。精食气,精化为气,人体之气,由精化成,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具有推动、温煦、凉润、防御、固摄等作用。血是营养精微,有营养、滋润作用。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气为血帅,血为气母。2019-09-22
就是中医上的气虚、血虚。气虚的人的肾脏功能会减退,抗病能力会下降,气虚的人常常会出现四肢怕冷、出汗、头晕耳鸣、情绪低落、身体乏力、发育迟缓、心悸心慌等症状;血虚的人常常会出现面色差、皮肤干燥、头发枯黄、指甲干裂、视力变差、手脚麻木、失眠多梦、记忆力差、精神低迷等症状。平时可以泡一杯红糖桂圆水喝,巧小欣手工红糖祖辈传承于云南省巧家县制糖工艺,世家生产红糖,平均每16-20斤甘蔗,才能熬制成一斤纯正的巧家小碗红糖,是云南巧家红糖代表之一。其含糖量在95%左右,制作过程需经过甘蔗采收、榨汁、开泡、赶水、出糖、打沙、成型等多个步骤,还保留了除蔗糖外的多种利于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因此也有“东方巧克力”之美誉.入口醇厚,香甜不腻,一切都是天然的佳品。2020-05-13
气血是古人错误的认识。人死后动脉中的血会排空,古人粗略观察后认为动脉运送气体,静脉运送血液,人体中流动着气和血这两种物质。由此又想象出气和血的各种功能,并提出各种各样关于气血的理论。当然,这些都是没有依据的臆测,中医是不需要实证的,谁都可以提出观点,并可能被接受。2019-09-22
人以气血为本,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物质的基础,气血是人的命根子。2019-09-26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2019-09-22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是气的载体,气是血的推动力。2019-09-22
中医减的积血的话,应该就是精气神不单单只是血量。2019-09-22
吴清忠:中医怎么理解气血? 超清(720P).qlv

2021-01-07
人以气血为本,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推动人体运化,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血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可以滋养人体2019-09-22
气血不足也就是中医讲的气血两虚,通常是由久病或者过度劳累、饮食和作息不规律等引起,补气血可以服用含量高、起效快的芪参补血口服液。特别是女性因有特殊生理期,更容易损耗气血,每月经后可服用芪参补血口服液7天,既能补气血,又能抗衰老。2019-10-08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9:03: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的气血指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本源物质和精微物质,但和西医中的理论有一定区别,西医中并没有气的概念,中医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来源于先天精气:来自于父母所遗传下的部分先天精气;2、来源于呼吸: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3、来源于...

  • 气血在中医中被视为生命的基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是人体内的能量,血则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气血的作用不仅在于维持生命活动,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在中医理论中,气血不足会导致诸多疾病,如贫血、疲劳、头晕、失眠等。气血也被称为阴阳。阴阳是中医中的另一个重要...

  • 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人体内运行的一种能量,包括“气”和“血”两部分。详细解释:气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力、脏腑功能及营养吸收和运输的一种动力。气的运行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态。气的主要功能包括推动血液运行、调节人体体温、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

  •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的生成来源于三个方面: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吸入之清气。气的功能包括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表现为升、降、出、入,体现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之中。

  • 人体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体内部循环流动的生命力量。其中,气是指人体内的能量和运动力量,血则是指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生命之源。这两个因素的平衡与和谐,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和稳定。在中医上,气血失调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因此人们通常会采取一些合理的调理方法去保障它们的平衡。气...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