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对感冒进行辨证施治?

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2019-04-30
头痛,项强,恶寒,发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属于风寒型感冒。氨咖黄敏胶囊主治。
目滞口呆,不喜食,皆有腹痛,属于肠胃型感冒。藿香正气水主治。
喷嚏流泪咽干痛,舌质红苔干黄属风热型感冒。VC银翘片主治。又风热感冒流涕,鼻塞:板蓝根冲剂+VC银翘片。咽干痛:VC银翘片+防风通圣丸+阿莫西林。风热感冒流涕发烧:VC银翘片+安乃近。2020-04-12
mcxzy 阅读 23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1:22: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阴虚感冒多见于素体阴虚或病后失养之人。治疗时,应滋阴解表、疏风宣肺,可选用加减葳蕤汤等方剂。这些药物能够滋养阴液,解表宣肺,改善感冒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剂均为日1剂,水煎后早晚分服。此外,临床上各种类型可能合并出现,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症状辨证施治。例如气虚之体倦乏力、气短懒言,...

  • 治法:清暑解表、芳香化湿。主方: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 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治法:益气解表 代表方:参苏饮加减。若表虚自汗,易伤风邪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以益气固表,以防感冒,有良好效果。

  • 此外,阳虚和阴虚的感冒患者也需分别采用温阳和养阴的药物进行治疗。阳虚患者可选用附子、桂枝等药物温阳散寒;阴虚患者则可酌情使用玉竹、麦冬等药物养阴清热。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病邪通过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的“表邪”,治疗时应以解表祛邪为主。如果在外邪未除的情况下就贸然进补,可能会堵塞...

  • 或“异病同治”原则。如麻疹初期用发表透疹法,中期清解肺热,后期养阴清热;心律失常与闭经虽为不同疾病,但血瘀证型相同,可用活血化瘀治疗。中医常用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通过这些方法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中医治疗风热感冒通常采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比如使用薄荷茶等辛凉饮料辅助治疗。对于咳嗽的治疗,同样需要根据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如果是初期的风寒咳嗽,表现为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伴有鼻塞、流清涕、无汗等症状,可以考虑使用姜汤来辅助治疗。而对于咳痰色黄或粘稠的风热咳嗽,以及久病的内伤咳嗽,则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