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门穴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京门:经穴名。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和第十一肋间动、静脉。主治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痛,及肾炎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编辑本段]位置:
  在侧腰部,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编辑本段]局部解剖:
  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十一肋间神经。
[编辑本段]主治:
  腹胀,肠鸣,泄泻,腰胁痛。现多用于肋间神经痛,肾炎,高血压等。
[编辑本段]刺灸法:
  直刺0.3~0.5寸。 可灸。
[编辑本段]配伍:
  配肾俞、三阴交,有补肾壮腰的作用,主治肾虚腰痛。
  配天枢,中脘,支沟,有宽肠通腑气的作用,主治腹胀。
[编辑本段]文献摘要:
  《甲乙经》:腰痛不可久立仰俯,京门及行间主之。
  《千金方》:京门、照海,主尿黄,水道不通。
  《大成》:主肠鸣,小腹痛,肩背寒,痉,肩胛内廉痛,腰痛不得俯仰久立。
  《图翼》:肠鸣洞泄,水道不利,少腹急痛,寒热�胀,肩背腰髀引痛,不得俛仰久立。
[编辑本段]研究进展:
  对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 针刺京门穴有抑制肾脏的泌尿作用,针后3小时的排尿量较正常组减少14.1%~14.4%。2013-04-09
在右后腰处有京门穴
右下腹阑尾处疼痛,右后腰京门穴及周围指压痛(约拇指肚大小位置)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 ... 主穴:隔俞、京门。
芥茱胁痛糊:白芥子、吴茱萸各等份,研末,加水调制成糊状,敷贴章门、京门穴,干后另换,每日数次。主治胁痛
按揉期门、日月、京门、中脘等各1—2分钟,以得气为度;推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10— 20次;按揉足 ... 上述穴位可以治疗胆结石引起的胆绞痛。
性敏感部位按摩性敏感部位是指能够激起 与性兴奋的体表带或穴位。 ... 部、 大腿内侧、腋下、乳房、乳头等部位最敏感,其敏感点有“会阴”、“会阳”、“京门”等穴。 ...2013-04-09
取法】侧卧位,于侧腹部,当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取穴。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部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肤由第11、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的侧支的前支重叠分布。腹肌是腹壁的重要组成部。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最浅层,肌束由后上方向前下斜行;深层的腹肌由后下方向上方斜行;腹横肌则由后向前横行。因此,腹肌能保持腹腔内一定的压力(腹压),以维持腹腔内器官的正常位置。穴位腹腔内对应器官,有升(右)降(左)结肠、小肠、乙状结肠等。

  【特异性】肾之募穴。

  【功用】健脾通淋,温阳益肾。

  【主治病症】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疝痛,尿石病;
    2.其它:肋间神经痛,腰背肌劳损,肠炎。

  【刺灸法】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季胁部。
       灸法: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img>2013-04-09
在第十二肋骨的游离端 是肾的墓穴2013-04-09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8:28: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京门穴位于人体侧腰部,对应着大腿两侧的高点处。它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章门穴后1.8寸,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按摩京门穴有助于缓解腹胀、腹痛、肠鸣、泄泻、腰胁痛等症状。按摩京门穴具有温阳益肾、健脾通淋的功效。取穴时,可用敲打法或手指骨节硌侧面的方式找到该穴。敲打时如若敏感...

  • 京门穴,这一名称源自《脉经》,是魏晋时期的重要医学著作。它位于人体侧腰部,章门后1.8寸,处于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这一位置不仅易于寻找,而且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二、按摩京门穴的好处 1、补肾壮阳 肾脏的健康对人体至关重要,它影响身体的各项功能。对于男性而言,肾脏的强健直接关系到夫妻生活的...

  • 治疗肾虚腰痛:京门穴作为肾经的募穴,对于肾虚引起的腰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运化水湿,治疗水肿:京门穴具有肾的运化水湿的功能,能有效治疗因肾虚导致的小便不利或水肿等症状,尤其在现代研究中,被应用于治疗肾病引起的水肿。健脾通利,缓解肠胃不适:京门穴还具有健脾通利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腹痛、腹泻、...

  • 京门在后腰这个位置,当沿着腋中线往下摸,摸到最后一个骨头的时候,这是第11游离肋。从第11游离肋向腰的侧相位往后,大概是1.5-2寸,大约在1.8寸左右位置,就能摸到第12游离肋端,第12游离肋端的下方就是京门穴。京门穴是肾的募穴,因此京门穴主治是利水消肿、消胀、强腰。京门穴可以治疗腹泻...

  • 一 京门----“京”指京都;“门”指气血往来之处。该穴位于肾部,为肾之“募”穴,因其重要,故名京门。位于第十二浮肋之端。 主治:胸胀、肠鸣、泄泻、腰胁痛。 二 地机----该穴可使气血充盛,生机兴旺,好像大地得正气化生万物,故名地机。本穴位于阴陵泉直下三寸(四指宽)。 主治:腹胀、泄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