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老不好?中医1个养血解毒方,帮你辨证调理,摆脱瘙痒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人体最大器官的皮肤也逐渐衰老,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皮肤瘙痒是这一类人群的高发病,据统计,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瘙痒性疾病,发生率高达40.7%,该病已成为困扰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而且,这是一种全身性的瘙痒病,患者全身各处均可发病,不同人瘙痒程度不尽相同,但多数人自觉剧烈瘙痒,尤其是夜晚时瘙痒更甚,影响日常的睡眠。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出现皮肤瘙痒时,自认为是不卫生引起的,常常每天清洗,结果越洗越痒,越痒越抓挠,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这提示着身体 健康 出现问题了。

关于皮肤瘙痒的论述,在祖国医学中有较为详尽的经验积累,《黄帝内经》曰:“虚邪之热也……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指出体虚感受外邪是导致皮肤瘙痒的重要原因。

而历代医家更有“风盛则痒,无风不作痒”一说,认为瘙痒的发生多与感受风邪有关。曾有学者收集从1988年至2019年关于皮肤瘙痒的中医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也发现,在瘙痒致病因素中,以“风”最为多见。

中医认为,风邪是自然界六淫邪气之一(其他五种邪气分别为寒、暑、湿、燥、热),风邪具有向上、发散的特点,属于阳邪,而风邪致病,首先伤表卫,客于肌肤则为瘙痒,故此瘙痒性皮肤病的病位也都是在体表。正如《内经》所记载:“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真气发散,又夹寒搏皮肤,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妄行,则为痒也。”

这是自然界的风邪侵袭人体,停留于人体体表,从而引起的皮肤瘙痒,而风邪容易夹杂其他的邪气,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讲:“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比如风夹寒、湿、热等邪气,导致病因复杂多变,这也是很多患者瘙痒顽固、难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在瘙痒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除了外风之外,还有内风致病,尤其是在慢性瘙痒性皮肤病中,更与内风的关系密切,而引起皮肤瘙痒的内风常见有血虚、血燥、血瘀、血热、热胜化火,其中,在老年群体中,以肝血亏虚为主。

这一点,在《外科证治全书》中也有记载:“痒风……肝家血虚,燥热生风。”老年人肝血亏虚,一则无以涵养肝体,致肝风内动;二为血不足,以致血不养肤,该证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皮屑较多、全身瘙痒,多在夜间加重,难以忍受,并可引起失眠和精神不振等症。

《诸病源候论》曰:“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指出了在该病中,风与血的关系,因此,在止痒治疗中,多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

对于外感风邪所致的瘙痒,主要用疏风止痒法,临床常用如荆芥、防风、白芷、蝉蜕等解表祛风药治疗。而对于内风则以养血平肝熄风为治本。

当归饮子是常用的治疗血虚风燥证所致瘙痒的方剂。该方出自《重订严氏济生方》,方中当归为补血圣药,和营养血以治其本,为方中君药。生地、白芍、何首乌集滋阴养血为一体,加益气养血之黄芪,四药为臣,助当归治血之力。荆芥、防风透散开泄,疏风解表,合白蒺藜共奏祛风止痒之效,川芎行气活血,四药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纵观全方,养血滋阴而不留邪,疏风散邪而不伤正,补中有散,标本兼固,对血虚风燥之瘙痒疗效确切。

需要注意的是,人到老年,气血渐虚,肠胃功能减退,如果出现反复皮肤瘙痒,不建议自行用药,以防用药不慎,损伤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另外,治病的关键在于寻找病因,去除诱因,若迁延难愈,需要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排除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引起的皮肤瘙痒。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2022-06-11
mcxzy 阅读 4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29: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老年皮肤瘙痒多源于血虚生风,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此症应先从养血入手。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无原发性损害,瘙痒感成为主要的症状。尤其在冬季和夜间,瘙痒症状会明显加重。这种疾病的病程较长,不易治愈,长时间未得到控制,可能会导致植物神经...

  • 外用方 外用方则直接作用于皮肤,以缓解瘙痒和干燥。第一种方法使用多种药材煎水洗涤或外搽,有效舒缓皮肤;第二种方法通过熏洗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瘙痒;第三种方法则结合了多种药材的洗浴方,通过全身性的调理来改善皮肤状况,早晚各一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连续使用7天为一个阶段。食疗方 食...

  • 当归饮子(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防风、何首乌、黄芪、甘草)煎水服用,每日一剂,日服两次。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治疗血虚所致季节性或老年皮肤瘙痒。活血祛风止痒方(红花、当归、桃仁、僵蚕、蚕蜕、地肤子)煎水服用,每日一剂,日服两次。活血祛风止痒,治疗血瘀血虚所致的全身性皮肤瘙痒。马尾松针60g,煎...

  • 还可以尝试制作一些中药方剂来缓解瘙痒。例如,桑葚芝麻膏能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银花枇杷饮则能散热止痒。总之,面对皮肤瘙痒问题,我们可以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进行改善。通过食疗偏方的尝试和中药方剂的使用,我们有望缓解这一症状。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避免刺激性物质接触皮肤以免加重症状。

  • 此外,摄入过多辛辣、鱼虾、酒类、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锰含量不足的食物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瘙痒可能遍布全身或仅限于局部区域。在秋冬季节,皮肤瘙痒症尤为常见。治疗皮肤瘙痒症,中医采用散风清热、养血润肤、除湿杀虫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以下是两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方法:1. 药方:生地...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